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在民国之前,我国还处于封建帝制的时期,而封建时期的女性地位是十分低下的。 她们通常被看作男人的附属品,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封建社会,即使丈夫去世,女人也应该为夫家守身如玉,不得改嫁。 而男人三妻四妾却是稀松平常的事,这种思想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即便是思想解放的民国时期,也有着很多男子是三妻四妾的,还不在少数。 然而却有着这样的一个女性,面对男人三妻四妾的“传统”。 她敢于挑战,甚至打破,汗为他心目中的爱情。 就是黄凝素,我国国宝级画家张大千的第二任妻子。 精通书画奇女子,恩爱非常受宠爱对于名人而言,他们的眼界是何其之高。 而艺术家的情感世界更为丰富,鲜有女子能够入他们的法眼。 15岁那一年,经人介绍,正值青春的黄凝素嫁给了23岁的张大千。 她很早就听说过张大千,虽未曾谋面。 但对于这个年少有为的大画家,心中也是颇为崇敬的。 张大千的原配妻子曾庆荣与张大千十分恩爱,但奈何没有子嗣。 而在父母眼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迫于父母的压力,张大千只能纳妾。 然而,对于他的新婚妻子黄凝素而言,张大仙一开始并未有多喜欢。 他认为,这个妻子只是父母为他找的生育工具。 他自命风流,又天生多情,对于这种包办性质的婚姻自然是厌恶到了极点。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黄凝素竟然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子。 尤其在书画方面更为擅长,这很快就吸引了张大千。 要知道张家张大千一生爱画,再加上黄凝素年轻貌美,很快张大千就沦陷了。 但黄凝素也有着一些缺点,身为女人,她从不做家务,甚至不懂什么叫做三从四德。 张家父母虽然略有微词,可这在张大千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于是黄凝素在张大千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那一年,也就是二人结婚的那一年,肚子争气黄凝素为张大千生下了一个儿子。 孩子的出生让张大千以及张家父母十分高兴,对黄凝素更加疼爱。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黄凝素又连续为张大仙下了八个孩子。 至此,她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容颜老去,只剩昔日感情然而,任何人也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 色衰爱弛是对爱情最大的讽刺,黄凝素不再年轻,加之孩子众多。 而张大千对于孩子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只顾着作画。 所以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黄凝素一个人的身上,对张大千的冷落是无可避免的。 就是这样,黄凝素在张大千的眼中开始变了,他认为妻子不再是之前那个妻子了。 她眼中的灵光也逐渐变得暗淡,再也给不了他当初的那种感觉。 于是他们开始了分居的生活,然而,张大千是何等的人物? 他的身边自然不会缺少了女人,不在家的张大千,很快又娶了一个老婆。 在张大千的眼里,这个妻子的身上有着黄凝素当初的所有优点。 年轻貌美,有灵性,有激情,能够给张大千消失很久的那种感觉。 于是,张大千以黄凝素照顾孩子,并且需要做好女主人的身份为理由。 开始和第三个老婆生活,不再回到黄凝素的身边。 但对于黄玲素而言,他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可他没有办法再继续分出自己的爱给黄凝素。 于是他就用了另外的一种方法,那就是金钱,而黄凝素得知此事后也十分的伤心。 爱上牌友,追寻幸福反被抛弃独守空房的黄凝素越来越压抑,她在寻找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而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打牌是富太太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 于是黄凝素也加入了打牌的队伍,在打牌的过程中,她认识了一个十分年轻的男子。 这个男人虽然年龄比她小,却十分成熟,对黄凝素十分照顾。 渐渐的,黄凝素的心被他俘虏了,黄凝素也并非是一般女子。 在她的心中,爱情是自私的,是纯粹的。 而她与丈夫之间的爱情已经有了污点,她本以为此生已经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而男子的出现给了她信心,让她开始相信奇迹。 深陷暧昧的她,面对着出轨的标签非但没有屈服,反而更加的理直气壮。 1947年,黄凝素向张大千提出离婚。 虽然黄凝素的美貌不再,但是十几年的夫妻感情又岂是说放就放下的? 张大千苦苦挽留黄凝素,可黄凝素非但没有心软,反而铁了心的要和张大千离婚。 无奈张大千只好同意,并给了黄凝素大量的钱财,用于生活。 在与张大千离婚之后,黄凝素带着身上所有的钱财找到了这位牌友。 牌友也十分感动,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 然而不久之后,这位牌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并且带走了张大千给她所有的钱。 可怜的黄凝素没有了任何收入来源,生活过得十分拮据,靠着打散工度日。 不得不说,这算是黄凝素自食其果了。 但也许黄凝素并不这么想,在她的心中,或许一切的物质都比不上她心中的爱情。 丈夫背叛了他们的爱情,而那个牌友但至少让她幸福过。 可能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只有爱或者不爱,也无法忍受丈夫不爱她。 爱情的基础是让自己快乐,而她尊重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男人三妻四妾是一种传统,那她就偏要打碎这种传统。 而直到她死去,都没有像张大仙说过一句对不起。 甚至没有接受过张家人的一分钱救急。 至少在这点看来,黄凝素还算是有尊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