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改余 一蒙古家族秘史

 温馨Wenxlng 2020-01-29

铁改余 一蒙古家族秘史

余姓在四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当一位姓余的朋友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和你摆龙门阵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想到,四川本土的余姓市民中,有些带有蒙古族的血统,因一段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而成为四川余姓大家族的一员。

 “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千万家。”

 诗毕,又相约插柳为记,撮土焚香,望空朝北而拜,对天明誓说,余姓子孙永世相亲相认,不得富不认贫、贵不认贱,余、金不准通婚。议定排行12字“位世其昌,永曰芝贤,耀祖应国。

这首诗十分传奇,几乎成了四川“铁改余”认族归宗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四川的一些余姓人开始循着这首诗留下的线索,追寻家族的历史。他们认为,这首诗描述的是蒙古的一支贵胄为避难被迫改姓余的故事。本是元朝帝王家 红巾赶散入西涯。所有“铁改余”家谱记载,铁木健是铁改余姓家族的先祖。余氏家谱记载铁木健生长在五国城,后到安徽、江西,转河南京山、湖北麻城一带。

关于铁木健的记载,主要是依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新修编的明代官员余子俊所序的《青神余氏家谱》:“世祖之孙铁木健其人也。”“封铁木健为南平王、东路不花元帅,镇江南。”

家谱记载,铁木健,元朝人,蒙古乞颜部奇渥温·孛儿只斤氏,元太祖铁木真第五代嫡孙,“铁改余”姓的先祖。生于13世纪中后期,卒于14世纪中叶。封南平王,食邑湖广行省黄州府麻城县。铁木健自幼在漠南汉地忽必烈军营中成长,15岁随军出征,战功显赫,很得忽必烈的赏识和器重。

元朝建立之前,忽必烈为治理天下的需要,积极推行汉文化,先后为他的儿子真金请了几位著名的汉学儒士为师,传授儒家经典。此后,他的子孙中很多都对汉文化了如指掌。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自小受教于大儒士李孟;元英宗硕德八刺,史书上说他精通唐诗,并擅长书法;元文宗图贴睦尔把大量的蒙古书籍译成了汉语,并编写了很多文献资料,这些成了明朝修元史的珍贵资料;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倡导汉学最具体的措施是建立奎章阁学士院,他让长子爱猷识理达腊十岁学汉语,还特别在宫内修建了一所特殊的汉式学校,有九位老师任教。

圣祖成吉思汗五代孙铁木健也同样对汉学精通,他的九子一女也都能诗文。铁木健自幼在蒙古草原长大,大德年间受封南平王,封地在湖广行省麻城县,后来随汉人习俗为儿女取汉名,按辈份以元成宗铁木耳之子“德寿”太子之“德”字先后为儿女取汉名“德元、德朝、德真、德辅、德弼、德成、德盛、德隆、德兴、德仙”,并以“铁”为汉名的姓氏,又以当地习俗为两个王妃弘吉刺氏、札刺儿氏(有的族谱记为洪氏和张氏)所生的儿女分别取排序名号为: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庚五、庚六、庚七、庚八、庚九、庚十(女、名金莲)。  铁木健祖去逝后不久,暴发了红巾军起义,已长大成人的九子一女分别在合肥、南京、京山等地做官。公元1369年,元朝大势已去,铁木健的九子一女因北归之路已断,会集在一个叫凤锦桥的地方,家属及仆人共计383人,九子一女议定各自分散向西部的四川避难,各自留诗一句成七言十句诗一首,做为后人相认的依据,这就是铁改余的“分手诗”,并商议改“铁”字为“金”字,因金字与汉人姓氏的“余”字相似,最后决定改为余字,这就是铁金余氏(现代通称“铁改余”)的由来。同时,九子一女分别改名为“余德元、余德朝、余德真、余德辅、余德弼、余德成、余德盛、余德隆、余德兴、余德仙”。  铁木健的九子一女携家属及仆人分别逃入四川后,都分散到两到三个县城之间(统称三不管地带)的荒郊安家落户,随后他们的子女们和仆人分散到四川各地,先后融入到西南地区的汉、苗、藏、布依、栗僳、土家、壮、彝、羌族等各民族中去,他们与邻人少有来住,自已学习农耕和养殖谋生,并教育留在身边的儿孙学习文化,以谋求生存和发展。以庚六公“余德成”为例,他的孙子余祥,于公元1418年改名“邹祥”参加科举考取明朝的进士,后来做了明朝的户部郎中,余祥的儿子余子俊后来也考取进士,做了明朝的大官。由于没有办法北归蒙古,元朝早已大势已去,也没有机会复国,铁金余氏子孙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谋求生存,以保存血脉传承。  为了让后人记得自己的祖宗,各分支后人又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家族来源记载传承下去,1449年,明朝与蒙古瓦刺部发生战争,史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虏,明代宗继位,明朝势力削弱,政治背景稍有松懈。此时,做为庚六公余德成重孙的余子俊,秉承祖先遗愿,于1450年正月,写下了后来被称为《肃敏祖谱叙》的家族来源记载,将铁金余氏是蒙古部奇渥温氏孛端义儿之后的真相记载成文秘密收藏,并且把“成宗铁木耳封其弟铁木健为南平王”的实情记载下来,由于当时身处家族敌对的明朝管辖区域,不能记载太详细,记载中没有记载铁木健的父亲和祖父名字,并且文章中还用了一些矛盾的模糊语言,防范万一被明朝特务机构(当时的东厂和后来的西厂)查到时做为辩解。1553年,庚九公余德兴的八世孙余大量根据祖先传承也同样做了相关记载,他当时只联络到铁木健十个儿女中的秀二、庚五、庚九支系中的一部份后裔,他一样以模糊的语言记载了《蒙古源流》,把家族与圣祖成吉思汗的大概关系记载下来,并且用一些神话故事予以掩饰,目的只想让后人知道是奇渥温氏孛端义儿的后裔就可以了。再后来,由明朝进士余之纲根据祖先口传的家族来源,在他的家族中秘密提出把这些传承记载成文字,但由于年代久远,他只写了一部份,多年以后,由他的弟弟余之纪完成了记载,这就是后来的《奇渥温铁改余氏宗谱》(九子十进士序、改铁为余的原由、改铁为余十公名讳),记载中掩饰过多,矛盾重重,只能证明他们当时知道家族的大概来源,以及铁改余十公的大概名字。  明朝末年,四川发生了张献忠起义,历史上又称“甲申之乱”,传说四川人口因此大部份减少(死亡或逃走),身处四川的铁金余氏子孙绝大部份又从四川逃难到贵州和云南各地,直到清朝初年,部份才陆续回归四川。到了清朝,由于民族矛盾和政治背景不再是家族来源传承的障碍,自清朝顺治年间,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各地的铁金余氏子孙向世人公开了这一隐藏了近300年的家族秘密。各地开始修建家族祠堂、修撰家族谱(现存几百种)、统一使用带有元朝文化色彩的字辈,有些祠堂供奉圣祖成吉思汗和成宗铁木耳。但由于年代久远,各分支传承方法不一样,内容上统一有元朝某个王爷(南平王、西平王、两平王、东路不花元帅)叫铁木健的,有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一个叫凤锦桥的地方分手,分手时做为后人认亲的“分手诗”也被传承得大同小异,家族来源与圣祖成吉思汗的关系也因经历300年的历史而变得不统一。关于铁木健父亲是谁出现了分歧,有的说是窝阔台汗的后裔,有的说是拖雷大王的后裔,再往下面又分别说是拖雷大王几个儿子中的一个儿子的后裔。主张窝阔台汗后裔的一个代表是庚六公祖居地后裔的一个支系,他们根据明代余子俊1450年的记载,再根据屠寄的《蒙兀儿史记》,以成宗铁木耳的兄弟、南平王为线索,因此断定铁木健蒙古名字叫秃鲁,但前提是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中把“《元史》记载的一个没有写名字的南平王归属为秃鲁在不同时期封的不同等级的南平王”的观点是正确的。主张是忽必烈后裔的一个代表是不同意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中关于两个南平王的猜测,并且依据家族谱记载的铁木健是成宗铁木耳的弟弟,还依据一些据说是明朝时期偏僻地区分支家族谱明确的记载。但无论如何,这些派系都统一记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代表了铁改余氏家族绝对多数族人们的传承和观点。一些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编修的家族谱直今仍分别保存在上海图书馆和四川图书馆等国家级图书馆,一些明朝留下的文物也收藏在国家文物所里。  640多年来,铁改余氏后人历经艰辛的求生存、求发展,多少风风雨雨,死里逃生,如今发展成为据说有百万人口的大家族,从全国各地联络到一起,他们没有忘记元朝末年祖先们分手时的誓言,热爱自己的祖源民族——蒙古族,热爱伟大的圣祖成吉思汗,互相帮助,团结一致,为家族和祖源民族的荣誉奋斗在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和推动家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做为蒙、汉、苗、藏、布依、栗僳、土家、壮、彝、羌等各民族团结和友好的桥梁,为促进各民族的友好交流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铁改为余为余氏大家族增添了新的一员。

 一,余学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