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懒人老崔 2020-01-29

锦州元代三杰的第一杰当推耶律楚材。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耶律楚材于公元1190年出生在宜州弘政县一契丹皇族的家庭。三岁丧父,由母亲杨氏抚养教育。少年时期,在医巫闾山大阁读书堂读书。饱读经史,仔细研究天文、地理、历史、音乐、律历、术数、医卜之说,尤精通历法。十余岁应试入仕途,官至金朝左右员外郎。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元军攻陷燕京。成吉思汗爱其才华,留用身边,使其成为“一代天骄”的谋士重臣。元太宗窝阔台当政,官至中书令,即当朝宰相。公元1244年逝世于北京,葬于今颐和园昆明湖东岸。六年后,被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耶律楚材以超人的胆识,驰骋于当时的政治舞台。他追随成吉思汗征战中亚,十年军旅历程,重大谋略无不出于其运筹帷幄之中。他提出重要建言,改变了成吉思汗欲把中原变为牧场的打算,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发生倒退;他主持制定了大元律法,施行一系列的安邦治国之策,帮助元太宗窝阔台奠定了立国的基础和规模;他妥善治理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发展经济文化,为推动元代初期的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在文化建设方面,耶律楚材是一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学者。作品《和林轶事》,将早期诗文作品收录其中,反映了他的成长轨迹。作品《西游录》,真实记录了中国新疆及中亚东部的见闻,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古代纪实文学,颇具学术研究价值。著作主体《湛然居士集》收有文章百篇,诗六百多首。其文顺畅,铿锵有声,其诗自然天成,气象宏大,乐观向上,均对后人文章诗作有较大影响。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他还珍藏历代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人品修养方面,耶律楚材“正色立朝,不避权势,每陈国家利病,生民休戚,辞色恳切。”元太宗去世后,皇后乃马贞称制,蒙古贵族中顽固势力乘机专权,耶律楚材受到冷遇。但他不改初衷,立身行事,一如既往。常常在朝廷之上据理力争,事虽不遂,而志气不馁。有人诬陷他官居“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乃马贞信以为真。派人查看,结果只见琴玩十几件,及多年收藏的书画、金石、遗文。清廉之状,连反对派都为之慨叹。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耶律楚材一生远离锦州,却始终不忘故乡风情。在《和林轶事》以及《湛然居士集》中,有几近二十首诗篇,情不自禁地抒发怀念锦州和闾山的情怀。其积极入世和急流勇退的矛盾,真切地融会在思念故乡的不尽怅惘之中。

第二杰应属木华黎。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木华黎,亦叫穆呼哩,元初开国四将之一。他本不在锦州出生。但元初锦州的一些重大事件几乎都与其有关,特别是他把自己的最终归宿留在了锦州。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金朝末年,锦州豪绅张鲸、张致兄弟称王称帝,被木华黎率军镇压。此后,木华黎转战辽东、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立下赫赫战功。元太祖十八年(公元1323年)癸未,班师渡河至闻喜县患疾故去,享年54岁。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元英宗追封木华黎为鲁国王,谥忠武,葬于锦州城北二十里葛王碑村。

第三杰是为胡秉彝[yí]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胡秉彝直接施惠于锦州,很受锦州人民怀念。元代立国以后,为开发辽西,将大批北方草原牧民和长白山森林民迁徙到锦州。这些移民大多不擅农桑,荒芜的大片土地未能开发利用。公元1270年,汉人胡秉彝出任锦州知州。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抓了移民的思想教育,用伊尹和诸葛孔明等圣人贤士重视农耕的事迹引导教育移民,统一大家的认识。然后设立职能部门——“行都部”衙门,实行登记、配给、组织生产等专项化管理。在锦州城东一块平坦土地上建立了农业生产示范园——“济民园”,带领官员仆役植桑耕种以做示范。采取优惠政策,免费供给移民植桑种田的苗木和种子。在这些措施的引导和保证下,不太长的时间内,锦州的农业生产就得到了恢复和振兴。在任期间,胡秉彝多次冒着风险,抵制蒙古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想方设法维护百姓的利益。“政声人去后”。胡秉彝以其爱护百姓,发展农业生产,恢复锦州经济的实绩,而名垂锦州区域史册。

人文历史 | 元代锦州三杰

作者:冯立民(冯俚)锦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辽西著名历史文化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