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主帅眼是先锋 心主神明,运用武术要从容不迫,心沉志稳。如果精神紧张、就会导致气浮心燥,燥火上升冲乱神明,六神无主,脏腑不和,嘘嘘发喘,耐力下降,不战自破。 无论攻守进退,举手投足,均赖眼明察敌方之意向。如,左肩偏必发右腿.右手扬必发左拳;彼注左防其攻左;张口之拳其劲必松.闭口之拳劲必足;左腿在前,防其后足;后足既来,备其再攻. 豹眼环视,众物尽收眼底.可定攻守之策略。故眼为百拳之纲.为攻守之测度、为胜敌之要旨。故又云:“拳技以眼为尊” 视力和视线称为眼神,与精神活动有关。在平时及练拳时更应注重养,如《三国演义》中说蜀国大将关云长二目常半合,就是这样,若无缘无故的“炯炯有神”,会耗血伤肝,降低眼力,于技击、养生均不利。眼神应象电闪,一闪而惊人;又应象手电简,该照时照一下。也就够了。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六路,一般指上下、前后、左右: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武术中将东西南北称为四正,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称为四隅。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泛指,它要求舞者在技击中要耳聪目明,四面八方.洞察无遗,把握全局,不顾此失彼。从而做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攻守互救,散打有方。 “耳听八方”通过听声音,可辨别对方的动静、选近和方位,故耳有“听官”之谓。耳的听觉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当技击达到“只以神遇不以目视”的高深水平时,眼睛的作用就不特别突出了.这时耳的功用就不同寻常了。神遇即凭精神感觉感应而动的现象。 提高耳的听觉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对肾功能的锻炼,如静夜用线悬挂起古钱。在脑后摇摆,听其声,可提高听觉的灵敏和准确度。并有鸣天鼓、转腰、气功、节欲等辅助练法。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的精气的充养。肾有藏精的功能,肾的精气充足,听觉才能灵敏。故《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如果肾精不足,肾功能衰弱的人,会出现耳鸣,听力便随之减退。二是“上提玉楼”。玉楼,即耳后高骨,学名完骨。上提玉楼(头顶项竖)有促使精气还补于脑。并使耳膜得到滋养而增强听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