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鸟时的相机设置及技巧

 江海花园 2020-01-29


拍鸟与拍风光人文等等有些区别,技术上大同小异,只是器材上区别大一些。有些技巧性的相机设置可以迅速提高拍摄水平。

鸟类或野生动物摄影对器材要求更高一些,长焦镜头、可以高速连拍的机身,甚至是存储卡都得是可以高速读写的。

鸟类摄影讲究精、净、境。

精是鸟的眼神要明亮清晰,俗话说的要有眼神光,这样的鸟给人的感觉是活灵活现。

净是画面背景要干净整洁,一堆树枝树叶等等乱七八糟的背景太抢镜头。摄影是用光作画,以减法为原则,前期避免不了的,后期处理也应该该删的删了,我们看的是鸟,不漂亮的东西尽量不要出现在画面里。

境,也就是画面的意境,属于更高一个层次。小鸟拍意境比较难,赶上秋天或下雪还好一些。大鸟相对容易一些,比如日出日落时水里的涉禽等等。

在鸟点拍鸟,精和净比较简单,因为都是野外诱拍,距离比较近,所以背景虚化效果非常好。

拍鸟人一般有三层追求,呆版、飞版、嘴里叼个虫子等等的故事版等等,但在诱拍的情况下,嘴里或脚下有虫的,后期能处理的必须处理掉,不然就相当于废片。

拍鸟不同于拍风光,光圈、快门、感光度可以随心所欲的设置。

2014年春至今,拍鸟五年,学习总结了一些技巧与大家分享,不同意的可以回复半头砖,互相学习!

以佳能1DX为例,5D3以上机型都有这些功能,其他机型没用过,不做探讨。

打开相机后背菜单,选择设置里面的自定义控制按钮,具体设置如下:

1、 前面的主拨盘控制快门速度;

2、后面的速控拨盘控制感光度;

3、用AF-ON控制对焦,快门按钮只作为快门使用不对焦。

4、对焦模式调整为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5、光圈用后背的多功能按钮调节。

拍鸟一般用最大光圈的时候比较多,所以设定以后就不再考虑光圈的变化,剩下的只是快门和感光度的变化。用AF-ON对焦最大的好处是对焦准确速度快,尤其是拍大鸟天空飞版的时候,先用十字或9点对焦找到鸟,迅速切换用61点对焦,按住AF-ON按钮不要松,只要在61点范围内都是清晰的。右手对焦,左手用快门线操作快门可以更好的减震。

在鸟点拍鸟,比如百花岭这些山里,森林茂密,好多时候光线不很理想,感光度高噪点必然大,不要相信后期能能把噪点降多少,降噪是把双刃剑,降完以后只有鸟的形状,呆版看的就是羽毛。

感光度尽量不要超过5000。把感光度调到12800或25600虽然能拍,但后期降噪效果有限,虽然轮廓能处理清晰,即便能看清须毛,但羽毛都是连成片的,没有细节。鸟点基本都是诱拍,所以应尽量降低快门速度以降低感光度,60、80、100都可以有些不爱动的鸟甚至可以更低。

飞版有低速动感的,也有高速静止的,各有所爱,不做讨论,小鸟的飞版大部分是在碰运气,鸟越小越难拍,镜头焦距越大越难拍。


每天带你了解一种鸟儿

矛隼máo sǔn(学名:Falco rusticolus):是隼科的一种,体长60厘米,翼展105-135厘米,体重1000-2150克。嘴、脚强健并具利钩,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喙基具蜡膜;翅强而有力,善疾飞及翱翔。索腭型头骨。脚和趾强健有力,通常3趾向前,1趾向后,呈不等趾型。头骨宽阔,上眼眶骨扩大,眼球较大,视野宽阔,视觉敏锐;听觉发达。

多以小型至中型脊椎动物为主食,特别是鼠类及病弱动物,食量大,食物中不消化的残余,如骨、羽、毛等物,常形成小团块吐出,称为“食丸”。分布于北美,北欧、亚洲西部和北部。共有3个亚种(也有学者认为是单一种,只是羽毛颜色不同)。是冰岛国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