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攻进南京城不直捣皇宫,不怕迟则生变吗?

 十月书库 2020-01-29

朱棣因不满削藩,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反了自己的侄子明惠宗朱允炆,重文轻武的朱允炆无力对抗朱棣的大军,被朱棣直接打穿南京城,天下大势已去,投降的投降,逃命的逃命,忠义赴死的倒也不少。

但是在朱棣拿下南京城后,并没有急着进宫去见建文帝,而是围住皇宫,并不急,所以最后导致宫内一把大火,建文帝也不知所踪,这件事就成了朱棣半辈子的梦魇。朱棣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起兵造反,离大事成只差一步,为什么朱棣不直接进去。


首先一个原因是,朱棣开始就打着“清君侧”的口号,直接进攻逼朱允炆退位其实是直接承认了自己是谋反的罪名,即便是朱允炆禅让,朱棣本身也会留下一个逼侄儿下位,自己登大寳的名声。这样的人设,朱棣不喜欢,很明显,原因就是朱棣后来即便是用自己所谓的“顺理成章”登上王位,依然动用了不少的心血来为自己登基正名,比如,重新给自己选了一个母亲,马皇后,来隐瞒自己庶出的身份,自己登基也是合乎宗法制的要求。废除建文年号,而以洪武的年号续上,这个有点太明显了。还有就是想让方孝孺为自己写即位诏书,虽然方孝孺不从,但是还是标明朱棣想要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承认,不喜欢别人对他的正统地位搬弄是非。

第二个原因,很明显,朱棣虽然是个冷酷的当权者,杀人无数,各种奇刑他也在所不惜。但是对于朱允炆,他杀不了,也没有理由杀,天下人都知道朱允炆是太祖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而且还是他的侄子。如果他冲进皇宫,朱允炆宁死不屈,死活禅让帝位,并以大明皇帝身份满足朱棣的无理要求。朱棣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如果软禁起来,就更没有名正言顺登基的理由。因此朱棣只有等着,等朱允炆自己提出来把皇位禅让给自己,向天下人道歉,向自己道歉,证明自己是对的,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第三个原因,朱棣此举不仅给建文帝留下余地,同时也给天下人和文武百官留下表态的机会。他现在是一个胜利者,作为一个胜利者,他的胜利来之不易,他曾经受到很多的苦,很多的委屈。他同样享受每分每刻自己的胜利果实。这最后的时刻,朱棣胜券在握,他如日中天,他静静地看着天空,帐外一个接一个的投诚者络绎不绝,听到军卫来报,只是点点头。即便是自己看不懂星象,也好奇是不是应该有异象出现。他现在的心情和他老子当年称皇帝的心情应该是有点类似的,不知道朱允炆心里怎么想的。朱棣是一代枭雄,他也在心里慢慢合计着,也许在等朱允炆亲自过来,也许在等那些齐泰,黄子澄等人匍匐在自己的脚下求饶。


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朱棣是“清君侧”,目的不应该是朱允炆,而且朱允炆之前也下了罪己诏号召勤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钦奉皇祖宝命,嗣奉上下神祇,燕人不道,擅动干戈,虐害万姓……然我臣子其肯弃朕而不顾乎……”

然而由于当时通讯条件差,交通也不便利,加上燕王朱棣已经快把江山拿到手了等等各种因素,并没有一兵一卒来帮建文帝。所以朱棣即便是直接入宫,也一般不会有各地藩王起兵割据的情况,即便是有,没关系,对于朱棣而言,天下我都打下来了,再教育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人算不如天算,宫里一把大火,朱棣慌了,慌忙冲进宫,却再没有了朱允炆的下落。朱棣即便是派了水陆两条线寻找,依然未果,无奈成为半生的梦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