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黑龙江佳木斯人,关于他的称谓不止一个,有人说他是手艺人,也有人尊称他为传承者。 自幼跟随外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他,在饮食配方领域有着极为深刻与独到的见解。考古、调研、实验……二十多年,形成了二十二套不同朝代的配料秘方,对于烹调配方的精进研习从未停歇。 对于一个传承者,除了在乎手艺的延续,和其它手艺人之间的心心相惜更是坚守在传承之路上的精神慰藉。尤文凤便是王刚心里敬佩多年的老手艺人,在现存不足五千人的赫哲族人里,尤文凤也许就是唯一的鱼皮衣文化传承者了。十二年前,二人便是因文化传承的共鸣而结为忘年交。 图:鱼皮衣与尤阿姨 2019年岁末,王刚如往年一样要去同江赫哲族乡探望尤阿姨,除了生活的慰问、技艺的交流,在饭桌上露一手也是王刚必做的一件事。对食材的挑剔,一直是王刚对手艺的尊重,食材要鲜,鲜到什么程度呢? 只是想做一道和猪肉有关的菜,就要耐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去农户家购买活猪。这种在外人看来的执拗,是王刚性格里天生自带的,也许只有这种性格,才能成就一个手艺人吧。 三年一度的'同江赫哲冰雪节'如约开幕! 乐雪赏冰的各项活动显然不是王刚关注的重点,而大型的'冬捕'活动才是他在意的! 曾经碧波荡漾的松花江被皑皑白雪覆盖,厚厚的冰层下,孕育着的正是赫哲人的渔业财富。 数十米的渔网在机械与人力的巧妙配合下,如虎添翼。这来自冰层以下的美味从围观群众的兴奋中便可看出。 食材备齐,一路辗转,总算与尤阿姨见了面。传承总是很自然的成为双方的话题,不同的技艺,相同的精神:尤阿姨严守的是祖辈流传了上千年的鱼皮制作技艺,而王刚要做的,就是留住老祖宗留下的五味之魂。 '食者,以刀工精湛者最为上乘'——前骑法改片,后骑法成丝,双刀法初斩,奔腾法成碎,刀背斩容,上平刀下碾,侧平刀横斩,七种刀法不可串,必须依次排列使用。肉质如泥,入以淀粉抓匀,调味入屉,开锅十五分钟涂蛋白,再蒸十五分钟,出锅熬制双色青椒入芡,一道上好的'蜜萝'得以呈现。 发于心,成于手,入口,再入心。一餐美味的喜悦便成了中国人的餐桌上最重要的精神依托。 王刚说:历史的记忆,应该让人品味得到。我那1008道还未面世的菜品,是时候让这个世界尝尝了。2020年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中国最东方的土地,而新的传承故事还在继续。那些默默付出,用心挖掘祖辈灿烂记忆的手艺人,用他们的行动给出了我们历史的答案与对未来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