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逆境如转弯,恰是以德报怨时

 中医馆737 2020-01-30
佛教崇尚慈悲,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故提倡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一词最先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并不是要让人以德报怨,而是要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也许是后人对孔子的曲解。
以德报怨是我们相当熟悉的一句话,通常将它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准则:意思别人欺负你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胸怀去包容他。
芸芸众生中,以德报怨、感化对方,大多数人做不到。少则贵,如同市场法则,所以以德报怨的事,常常让人感动至深,甚至涕泪交加。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闵子骞的人。在很小的时候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继母先后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继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到了冬天,继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上保暖的丝絮做的棉衣,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一件单薄的用芦苇花做成的衣服里。在数九寒天,寒风刺骨,他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有一天,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他剧烈抖动的手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缰绳就脱落了。父亲就非常生气地抽了他一鞭子,随即衣服破了,芦苇花就飞了出来。
父亲看到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絮,难过得流泪。没想到妻子竟然这样品行恶劣、心肠狠毒,他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家门。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父亲恳求:“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意思是说,继母在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寒冷,如果继母离去了,家里的三个孩子都要受冻挨饿了。他的这番话让父亲非常感动,于是就打消了赶走继母的念头。继母得知后,感动得流泪,她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从此把子骞当成亲生孩子一样疼爱。子骞的以德报怨,得到了继母的疼爱,赢得了完美的结局。
这样以德报怨,巧妙地化解了家庭问题,让“问题”制造者幡然省悟,让恶嘎然而止。
在人生路上前行,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碰到对我们仇视、行恶的人。对此,有智慧,有大心量的人做到了以德报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赢得了尊重,获取了身心的安宁。
有一个普通女嫁入夫家后,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前妻留下的孩子。但丈夫一家仗着有钱,在言语上常常伤害她,她忍受朋友和邻居们的非议,仍然尽职尽责。直到有一天,丈夫带回小三,摊牌跟她离婚。她仍没有一句骂言,只是黯然离去。一年多后,这个男子陷入经济案件琅铛入狱,小三很快离开。邻居们纷纷说这是欺负老实人的报应,都拍手称快。然而,这个被欺负的女人却回来了。她继续照顾一家老小,老人小孩感动得泪流满面。她去监狱看望男人,男人抱头痛哭,直骂自己不是人。然而,就在男人出狱那天,女人留下纸条:我对你们好,只是行了我的道义。然后,悄然走了。全家人哪舍得放她走,到处寻找她,始终找不到。
对于这样类似的家庭问题,很难有女人淡定,不产生嗔恨,但她用博大的心量,以适度的让步,积极地付出,又果断地退出,做出有道义的事,实在难得,尽管她没有赢得完美的婚姻,却赢得一生的踏实,开出了善之“花”。
在很多时候,要以德报怨,要以理报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人生逆境如转弯,恰是以德报怨时。巧妙化解减烦恼,消灾解祸结善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