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9僖公九年
2020-01-30 | 阅:  转:  |  分享 
  


僖公九年



【原文】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1卒。何以不书葬,为襄公讳也。

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2、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3。宰周公4者何?天子之为政者也。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此未适人气何以卒?许嫁矣。妇人许嫁,字而异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贯泽之会宜,桓公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也。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5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又。

甲戌,晋侯诡诸6卒。

冬,晋里克弑其君之子奚齐公,此未逾年之君。其言弑其君之子奚齐何?杀未逾年君之号也。

【译文】鲁禧公九年,春天,周历三月,丁丑这天,宋国国君御说去世。为什么不记载葬礼?因为要替宋襄公避讳。

夏天,鲁僖公在葵丘这个地方会见了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宰周公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执政官。

秋夭,七月,乙酉这天,伯姬死了。她还没有出嫁,为什么记载她的死呢?她已经订婚了。妇人订了婚,起了字,并且举行了笄礼,死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成人的丧礼来办理丧事。

九月,戊辰这天,诸侯在葵丘盟会。齐桓公的盟会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认为他有危险了。他有什么危险呢了在贯泽的那次盟会,齐桓公有忧虑中原诸侯国的心意,没有邀请而自愿来参加的就有江国和黄国的国君。葵丘的这次盟会,齐桓公“震而矜之”,背叛他的就有九个国家。“震之”是什么意思?就是骄横傲慢的样子。“矜之”是什么意思?就是很自夸地说:“没有谁的功劳比我大!"

甲戌这天,晋国国君诡诸去世了。

冬天,晋国大夫里克弑杀了他国君的儿子奚齐。奚齐是继位不满一年的国君。这里说弑杀了他国君的儿子奚齐是什么意思?这是弑杀继位不满一年的国君的说法。

【说明】本篇《僖公九年》,主要描述的是鲁僖公九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宋桓公去世,宋襄公还没有举行即位仪式就会见了诸侯。二是诸侯在葵丘会见,寻求结盟的共同点。三是周襄王派宰孔给齐桓公送来祭肉,表示慰问与感谢。四是齐桓公与诸侯结盟。五是晋献公去世,晋国于是陷入混乱之中。六是宋襄公终于在年底举行了即位仪式,而且任命公子目夷为左师。

————————————————————

【注释】1.宋公御说:即宋桓公,名御说,庄公之子,闵公之弟,在位三十一年。

2.宋子:即宋襄公。诸侯在丧期。降爵称“子”。

3.葵丘:宋国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东。一说在今河北临漳县西。

4.宰周公:即宰孔,是当时周王室执政者之。何体注:“宰犷”治也。三公之职号尊名也。以加宰知其职大尊重。当与天子参听万机,而下为诸侯所会,恶不胜其任也。”

5.矜:(jīn巾)《书·毕命》:“骄淫矜侉,将由恶终。”《管子·形势》:“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老子·三十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韩非子·说难》:“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公羊传·僖公九年》:“矜之者何?犹曰莫我若也。”《礼记·表礼》:“不矜而庄。”《战国策·齐策》:“矜功不立。”《广雅》:“矜,大也。”这里用为自夸、自恃之意。

6.晋侯诡诸:即晋献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为晋国第十九君,在位二十六年。

春秋公羊传僖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5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