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击的高考!!!

 中原高考678 2020-01-30

公元622年12月的一个早上,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还在微微发亮的夜色之中沉睡,除了打更巡逻的差役和飘了一夜的大雪,街头鲜有人迹。 普通的百姓还沉浸在睡梦之中,然而此时的南院外,已有数百人齐聚于东墙之下,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是从昨夜就已经等在此处了。

就在这时,人群之中突然爆发出一声轻呼:“来了!”

大家齐刷刷抬起头,顺着此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风雪深处,有三五人踏雪而来。为首一人身着內侍服制,手捧黄榜数卷,疾步如飞,其后四人亦步亦趋,转眼间便行至众人面前。

空地上的人呼啦一声围了上去,瞬间淹没了五人的脑袋;空地外的篱笆墙也不能幸免,被东边的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赶来的学生给踩了个稀烂...

这样的情景出现在大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12月一个冬天。

这是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有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届科举成绩的公布日,也是第一位科举状元的诞生日。

虽然这是一个寒冬的早晨,但是对于成千上万报国无门的寒门士子,以及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而言,无疑是一场春天的约会。

它标志着自秦汉以来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官场局面,将彻底被打破。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许多出身贫寒但能力卓绝的读书人得以打破阶级的桎梏,登堂入室,获得施展抱负的机会。

这些人当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书贵瘦硬方通神”的一代书法大家柳公权;有历经四朝、两任宰相的一代名将郭子仪;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佛”王维...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到光绪三十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历经1300余年,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有人说科举制是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是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无论如何,站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劳动生产力的角度上来看,一种制度的产生只要能优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那我们都可以说它是好的,而一旦这种制度成为束缚社会进步的阻力,那它就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在科举制诞生以前的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无不是如此,在诞生初期都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在后世逐渐暴露出弊端,从而被新的制度取代。

那么科举制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它的过去和未来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借着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就要到来的这个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这项古代的“高考”制度——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序章:默默无闻的小老百姓

先来跟大家聊点别的。

话说在整个西方艺术史和哲学史上,有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古老问题:啥样的作品才能算的上艺术作品?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都给出过自己的看法。

其中有一个叫做大卫·休谟的哲学家,他站出来说:嗯,人的口味生而平等,那些被大家一致认可的,才能算的上是艺术作品。

于是有人就说:那大家要是褒贬不一你咋办?

休谟同志想了一下:我说的一致认可,是指那些“感觉敏锐、态度细腻统一、拥有实践经验、善于对比分析、不抱任何偏见”的人的认可,不是谁都有权利评价。

那有人又举手发问了:请问休老师,怎样能成为你说的这种“感觉敏锐、态度细腻...”的人?

休谟不急不慢的回答说:要在实践中培养审美情趣,多去看一些好的艺术作品。

这时一个小孩子举手嚷道:那什么才算得上是好的艺术作品?

(人群顿时一片嘈嘈切切:“这不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了嘛...”)

休谟:陈独秀同志,请你出去...

在这个小故事里,休谟就陷入了一种历史循环论,简单说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中国古代自两汉到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基本上也就和这个类似,不管是九品中正,还是察举制,它名义上是自下而上将那些品德好,有学识的普通百姓或下级官吏推举上来,然而推举人和被推举人就像鸡和蛋,被推举人说自己忠孝廉洁,谁来证明?当然是忠孝廉洁的人(察举官)来证明,那他们又如何证明自己忠孝廉洁?

所以这里就有很大的问题。

比如现在你回到了汉代,你品德良好而且学贯古今(废话,从现代穿越回去的能不学贯古今嘛),但你从天而降,一穷二白。而且你姓黄,但你穿越到了一个什么王家村,这个村子有一个王氏家族,他和上面的市长、省长乃至中央关系都很好,现在他想让他的傻儿子去竞选,给全村的人都许诺了好处。那么到了要推举的时候了,请问你被推举上去的可能性有多大?

问题就出在这,自下而上的选举最终还是要由察举官来执行,而“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又是一个很虚的概念,所以这种上升的通道很容易被一些地方权贵所垄断,一旦一个家族出现了两千石以上的拥有察举资格的官员,便可通过许诺、馈赠、提拔等方式逐渐形成一个拥有裙带关系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不断地壮大,逐渐从地方走到中央,并最终取代了中央,两汉就是这么被玩死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明本质上与察举制并无两样,无非是察举人变成了以州、郡为单位的中正官而已,由于中央政府的无能,这些中正官很快就被地方世家大族所控制,成为门阀士族专属的选举工具。

所以这一时期,除非你运气足够好,生在了世家大族,或许才有可能实现你“参政议政”的权利,否则,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你的普通小老百姓吧。

逆袭:奔跑吧!状元!

在门阀士族的控制之下,中原王朝积贫积弱,最终被北方崛起的少数民族趁虚而入,侵夺了半壁江山,“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乱世之中,作为一个小老百姓,光是活下来都需要拼尽全力,此时的你哪还顾得上什么入朝为官,先赶紧往南边跑吧。

这一跑,就是三百五十年,这期间中华大地生灵涂炭,而当时的世家大族却沉迷在江南的温柔乡里过着偏安一隅,乐不思蜀的生活,把国仇家恨完全抛在了脑后。可想而知,这种世风之下,底层人士想要获得一条晋升的通道,是多么的不容易!

所以当你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噩梦中一觉醒来,猛然间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强盛的大唐初年,科举制已经形成时,该是怎样的热泪盈眶跟欣喜若狂啊。

所以你也就不难理解文章一开始出现的那一幕——前来看榜的人把篱笆都踩烂了的场景。这还不算什么,到了唐宪宗元和六年,也就是公元812这一年,由于前来看榜的人太多,结果一不小心居然把贴榜文的墙也给拥倒了,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事件,所以后来就改成先由礼部贴一个副榜,晚一点再张贴正式的榜文。

好了,我们回到当前,话说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能参加科举了,于是你顾不得擦干激动的泪水,出门打了个宝马,打算一脚油门踩到长安,然后登科及第,搏一个万世扬名...

你跋山涉水,在没有GPS的情况下,靠跟路人套近乎,终于辗转来到了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首先考试就得去找考场,于是你来到礼部贡院的大门口。你正准备进去,却被保安拦住了。左边的那位大哥一脸冷漠:“还没到考试时间呢,先去尚书省下边的户部报道去。”

于是你又来到尚书省,找到了户部的办公室。这一次接待的小姐姐态度倒是不错:“同学,请把你的文解、家状都出示一下。”

你一脸懵逼:“什...什么文件?什么驾照?”

小姐姐耐心解释到:“不是文件和驾照,是文解和家状,就是户口本跟介绍信啊,里面有你小学和中学的毕业证书、户口本上你们祖上三代的姓名,还有籍贯啥的,完了结款具保,登记一下你这段时间在京城的住址,然后等下个月公布考试时间。哦对,友情提示,晚上宵禁以后不许出门,不然要被抓起来的哦。”

你憋红了脸,过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问道:“那个...我...不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嘛?咋...还要什么小学和中学的毕业证书?”

话刚一出口,周围便发出一阵阵哄笑。小姐姐气得脸色铁青,险些晕倒在地,晃了几下才勉强站稳了脚跟,指着你的鼻子用抬高八度的声调骂道:“你这个土鳖,搞清楚状况好不啦!连乡试和府试都没通过,你就敢跑来参加科举考试?!赶紧哪凉快哪待着去,别耽误老娘办公,来,下一个!”

你在一片讥笑声中灰溜溜的走了出来,感到人生一片绝望。你很后悔当年没好好查查百度百科,没搞清楚科举考试的流程。

不过现在学习也不晚。要知道,在古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你五十岁考上进士,那都算是年轻的了。这话是唐朝时候的人说的,联想一下他们只有29年的平均寿命,50岁考上是有够难的。科举考试不但录取率低,平均入学年龄还高,即便是“乡试”(小升初)的考场上,满头白发的也不乏其人。

这些人里,贺知章、柳公权算是最幸运的了,不但早早考中了进士,还考的是状元,活的还长,都是八十多岁去世,你看,人比人,气死人,有人就混得非常惨。比如大诗(穷)人(逼)孟郊,46岁才考中进士,但是名次一般,即便这样,人家也激动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二环主路飚了一天车,表达自己考上211的激动心情。他这个211估计是里头倒数的,所以毕业之后分配的工作也不是很好,干了没两年就去世了,一辈子穷困潦倒。

所以说,古代的科考,比今天考大学可不知道要难几百倍,就连苏轼都感叹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人家苏大学霸都说难,你说古代高考难不难。

不过你还年轻,所以有的是时间,现在学习也不晚,先带你了解下考试内容吧。

开端:大唐高考报名指南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就等于高考,一年一次,制科嘛,得看皇帝心情,他哪年高兴就哪年办。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送往尚书省学习然后参加科考的学生,走的是快速通道;而乡贡则是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走的是普通通道。

你初来大唐,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所以还是走普通通道,先老老实实把小学和初中上完考完,拿到之前说的那个“文解”,再去参加高考吧。

唐代高考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就跟语文、数学、政治、地理似的,你挑一门喜欢的专业就去考吧。当然了,这些专业的分量和地位是不一样的,报考的人数自然也不一样。

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是每年的热门专业,前者简单,分帖经和墨义两场考试,帖经就是给你一个句子,中间遮几个字让你来填,跟完形填空差不多一个意思;墨义就是考名词解释。所以你只要要熟读经传和注释,明经基本都能考上。

难的是进士,进士要考诗赋创作,这可就不是死记硬背就行了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如果你运气好,进士及第,也就是进士考考过了,那么恭喜你,你一只脚已经踏进官场。

但是,别高兴太早,前面还有一场考试在等着你,那就是——选试。

选试由吏部举办,不过等到你考的时候,估计也就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了,这一时期的选考由皇帝亲自监考,这也为后来宋朝确立的殿试规则打下了基础。

好了,规则都介绍完了,现在就找个你喜欢的专业去学吧。一般来说,如果你想当官的话,最好还是去报进士科,因为唐代的高级官员,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宰相就更不用提了。

额外一提的是,武则天时期又开设了武举考试,如果你弓马娴熟,使得一手好枪棒,也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考武举有一个隐藏条件——身材和长相得过关。用古人话说,就是“躯干雄伟,气貌不凡”。也是,带兵打仗的统帅,长得太丑说不过去,万一没吓死敌军,先把自己人吓死了呢?

如果你只是比较能打,在唐代还是有希望当上武状元的,不过再往后到了宋元明清,几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光会打可就不行了。比如宋朝就增加了兵法策略的考试,到了明朝更是把谋略放到了首位,增设了笔试,笔试不过就不能参加武试。由此可见,后世对于参加武举考试的学生的文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所以你看,终唐一朝,也没出过什么将军诗人吧,你见过李靖、李勣、薛仁贵这些名将写诗吗?到了宋代就不一样了,岳飞、辛弃疾、文天祥、韩世忠,这几个将军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轰动宋代词坛,到了明朝,于谦、戚继光、袁崇焕打仗之余也都写了不少好诗,更别提还有王阳明这种集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超级猛男了。

所以真是越往后,武举的门槛越高啊,还是先下手为强吧,晚了咱就考不上了。

改革:宋朝,文人的黄金时代

话说你在唐朝混了几百年,愣是没混出啥名堂,于是你总结了一下,列出了唐朝科举的几大弊端:

1、台阁近臣拥有举荐权,可以直接影响到考生是否中举。因此开考之前考生需要多方奔走,拜访达官贵人,结交社会名流,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诗赋文稿以期获得赏识与引荐,这种公荐制度极易导致徇私舞弊,恩师与门生容易结成派系,对缺乏门路和社会关系的士子确实是一种打击。

2、唐朝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对于考官与考生、监考官与考生、师徒关系都没有采取回避制度,糊名制度也未普遍推行,极易导致考场舞弊现象。对于舞弊现象的惩处力度也远远不及后世。官僚联合操纵科举,连皇帝也莫可奈何。

3、考试内容过于重“诗赋”而轻“经义”,也是,这是选官呢,又不是诗词大会。

4、录取人数太少。(恐怕这才是你最大的借口吧...)

于是,你“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怀着悲愤的心情一路走到了宋代。别心急,你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因为,上述的四项弊端,都将在这个时代被革除,文人将在这三百年间,迎来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公元960年的一天深夜里,后周统军将领赵匡胤,在开封城外20公里处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随后率领军队秘密从前线返回,推翻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这套连环拳一气打出,过程之顺利连赵匡胤都暗自咋舌。所以他称帝以后对这事儿便耿耿于怀:叛变成本真低啊,一件十八块八包邮的黄袍披身上就能改朝换代。所以他经常有事没事就检查大臣们的手机:来,把你们的手机掏出来,让我看看你们装淘宝了没?

话说宋太祖不放心这些将领也情有可原,毕竟前面有唐朝灭亡的教训(地方藩镇武将权力过重,形成割据势力),而他自己也是带兵打仗出身的,知道武将不好管,所以他自登基之日起,便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治国方略,明文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代推行“文官治国”的方略,首先就从改革“科举”开始。

公元962年,宋太祖初登帝位便下诏令:

“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弟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  如违,御史台弹奏  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易不得自称门生。”

这道诏令对禁止及第进士与知贡举官结为派系起了重要的作用,取消了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座主与门生关系,严肃了考试纪律。虽然在宋代还有“恩师”、“门生”之类的称呼,但其含义已与唐代有很大的区别,仅仅是自谦、客套的礼节性语言而已。

自此,门第社会才真正演变为科举社会。

其次,对于徇私和舞弊行为,宋代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以管制。

例如,宋真宗在位期间,实行“别头试”。官僚子弟、士族子弟与知贡举官的亲属故旧之子弟另立考场,另派考官,以防止与其他考生混同而借助亲朋关系得以取录的弊端。

宋太宗时期实行“锁院”。即监考官和出题官员一经任命,必须立即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将他们直接从殿廷锁于贡院之中,直至科考结束,在大约五十天的锁院期间,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后来,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需与知贡举一样锁宿。这实际是采用隔离法达到保密的目的,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此外,“糊名制”、“誊抄制”、“特奏名”等制度都是为了使科举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录取人数大大增加,也给了寒门学子更多上升的空间和机会。唐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情况在宋朝就没那么夸张了。

最重要的是,关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在宋代有了重大的革新。

宋仁宗即位后,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他认为,过去“专以词赋取士,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赢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就是说,唐代以来,科举考试把写诗做赋作为进士考核的唯一标准,所以大家都去搞诗词歌赋了,真正能处理政务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他主张将考察策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但是这项改革被保守派给否了,连他本人也被贬。

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再次将此事提上议程,他提出:“宜先除取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

在王安石的推动下,宋神宗于熙宁四年下令废止了以往科举考试中只重诗赋墨义和贴经的考试内容,而代之以考试经义,即以试策作为考试的惟一内容和形式。

至此,科举考试的内容在北宋中期完成了重大改革。

北宋时期的“重文轻武”使得整个宋代的文化经济空前繁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文化方面,宽松的政治氛围,给了文人极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唐宋八大家”这八位,仁宗一朝就占了六位(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在宋朝的得到了巨大的改进,沈括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但是这种改革也带了一些弊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改革推进的过快过猛,对于南方的文人士族(他们以诗文见长)来说,非常的不友好,造成了一定的政坛动荡,而从长远影响来看,将经义作为考试内容为后世科举制度逐步沦为统治者控制意识形态的工具埋下了伏笔,宋明理学、八股文等,对于后世的文化繁荣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唐宋时期自由璀璨的文化繁荣,自此不复存在。

尾声:鼎盛与衰落

钱穆先生说过:“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科举制走到了明朝,差不多就能很好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一方面,明代对科举的重视程度之高,方法之严密,都为历代之最,说它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毫不夸张;另一方面,统治者对于考试内容干预的加深,使科举考试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创新,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闹出了范进中举式的笑话。

所以你如果很不幸的赶在了明清时期参加高考,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考试有风险,作弊需谨慎。

之前唐宋时期,我很少提作弊的后果,一方面是作弊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作弊是一件不算太危险的事,举个例子:

你比如说大唐的第一作弊高手——温庭筠,他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每次考完试都要看看四周谁还没写完,然后主动替人家作答,而且事后完全不求回报。他“扰乱考场”都出了名,可是你看人家大唐纪律委员会也没把人家怎么着,没有不让他考试,也没把他乱棍打死,只是下次考试的时候给他搬了个小板凳,让他坐在考官身边,单独考试而已。

这次温枪手早早就交了卷,主考官总算松了口气,说:“你今天没帮人作弊吧?”温枪手得意的说:“这次时间紧,我还有点事得早交卷,所以就帮了八个人而已。”可想而知,主考官气的简直要晕倒过去,可是人家温庭筠居然没事人一般扬长而去...

看看人家这大唐盛世,这胸襟这气度,但是请注意一下,现在是明清时期了,你敢任性一个试试看?

别说,还偏就有那不怕死的,非要以身试法。

如顺治十四年发生“五闱弊案”,最后的结果是江南闱16名主考全部被斩决,数十人被判流放到辽宁尚阳堡、黑龙江的宁古塔。

即使你没作弊,要是搁到明清时期,有时候也会一不小心掉了脑袋。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有一年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其实当时情况是南北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巨大,南方不仅经济发达,也更加重视教育,北方考不过南方很正常),太祖皇帝朱元璋也许是真的觉得有问题,也许仅仅是为了平衡南北方势力,竟下令将主考官及当科状元陈安等人一并处死,尤其是状元陈安,还是被处以车裂的极刑,可以说是非常血腥了。

政治干预文化的先例一旦打开,后来的万马齐喑也就顺势而来。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4年-1487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渐形成了以讲究格律、步骤,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始由“经义”变为开考八股文,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

有人总结说:唐诗宋词明八股,你看唐诗宋词流传千古,而八股文又有几人知?文化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但是,在考场之外,那些不愿意被僵硬死板的文字套牢的文人,却将另一种文学体裁发扬光大,那就是明清小说。明清小说采用白话文写作,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完全打破了正统诗文的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不朽的精神遗产。

结语:却笑人间举子忙

1906年,清廷颁布诏书,规定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标志着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此时终于走到了末路。

回头再看科举制,仿佛在看一个人的一生。

它出生于隋唐,带给这个庞大帝国以无尽的希望,令无数文人学子仰望,在这些仰望的目光中,有的功成名就,政坛文坛双丰收,如王维、柳宗元、柳公权等;也有的屡战屡败,泪洒长安,真真是“赚得英雄尽白头”,如杜甫、贾岛、李贺、孟浩然等...

它在两宋时期迎来自己人生重要的转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改革了许多前朝弊病,对待文人更加宽容开放,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而到了明代,这个曾经的年轻人已步入中年,现实的强权政治逼迫它弯下了自己的脊梁,他开始像个失去了理想的中年人,再也没有了热情与活力,经常独自叹息,坐在窗前等待天明。

然而它等来了清末,也等来了它生命的终点。没有人记得它曾经的贡献,也没有人怀念它昔日的辉煌,它在一片唾骂声中孤独的死去,成为了那个腐朽不堪的帝国的陪葬品...

或许也只有在今天,在这个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之际,人们才会偶然的想起,那些古人意气风发,奔赴考场的模样吧,那些怀着希望与向往的人生,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啊。

历史总是无情向前奔去的,新的高考制度诞生,取代了曾经的科考,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建功立业,扬名远方的进取之心却从不曾磨灭,或许从这个角度看,古代的科举,和今天的高考,本质上是相同的吧。

在最后,用一首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来结尾。

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范廓之(范开)离开家乡踏上参加科举考试的路,他的恩师辛弃疾临别之际为自己的学生赠诗一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一个微凉的秋日午后,诗人一边酝酿,一边想象着自己的学生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写作。落笔的声音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在走廊里清脆的回响...

好了,就让这样的情景,永远的停在科举最辉煌的那个时代吧。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