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一知:书坛杂忆与断想引言

 昵称65450 2020-01-30

书法对我而言,只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而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生活方式,有时甚至是一种下意识里思考问题和观察他人的方式。这应该和我成长的环境有关。
  我祖父黄葆戉(又作钺),字藹农,号青山农,曾长期担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也曾鬻字画为生,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书画金石家。虽然在我九岁时他便去世了,以致于我和他几乎没有直接的互动和交流,但他留下了大量的字画书籍和各种其他文物。他去世之后,也依然有他的学生和比他年轻很多的朋友晚辈来我家看我祖母和父亲。从我懂事起到出国前夕,他留下的宝藏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我影响极大。
  我父亲黄聿丰也从小以善书为周围人们所熟知,十六岁时便已和我祖父一起办过书法展览。文革初期不幸得病,长期病假在家,直至十九年之后去世。在家养病期间,他希望能为社会做些事情,便用他自己和我祖父的影响力,形成了一个极为活跃的艺术圈子,极大地影响了一批当时多数还很年轻的书画金石家。
  成长在这样的氛围里,书法对我而言不是单纯的艺术。单纯的书法作品对我而言并不能完整体现书法所承载的文化。当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一种书法风格、一个书法流派时,我们不只是在看字,看功力,看技巧,看新意,我们还想要了解书家的艺术背景,文化思潮和社会环境。当我们创作书法作品时,我们同样不能只是写字,展现自己的功力,炫耀自己的技巧,试图写出新意,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更希望通过书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自己的精神,传递自己的思想,影响同时代甚至是未来的文化。
  基于这样的理念,近年来,我对书法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有兴趣。回想当年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所听到的一些各种艺术评论和故事,还有阅读和查证到的人和事,觉得正是这些常常是书法之外的人和事情构成了我们对书法的深入理解,准确地体现了书法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个系列的短文中,我将和读者分享自己对书坛一些人和事的回忆,以及从这些回忆引申出来的感想、观点和讨论。希望读者也能和我一样,通过这些人和事,对书法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这个系列中的部分内容曾在其他媒体上发表过。这里以不同的文字形式将这些内容重新整合在一个系列之中。

  |  黄一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