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亱郎山民 2020-01-30

我们身体里很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比如口、鼻、胃、肠等,其内部都有一层薄薄的黏膜。别看这层黏膜可能连1毫米都不到,但它们发挥的作用可太重要了!既可以说是器官健康的“保护神”,又往往是炎症、溃疡、肿瘤的“发源地”……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黏膜如此重要,你真的了解吗?又该怎样保护它们呢?赶快跟可可一起来找找答案吧!

1,它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皮肤和黏膜,以及其分泌物。这里主要指的是腔口黏膜,即口、鼻、咽等呼吸道的黏膜和肠、胃等消化道的黏膜。

1,什么是黏膜?

人体黏膜是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面对器官内部的是上皮组织,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能够分泌各种黏液,也能通过神经末梢感受到各种刺激。上皮外面的结缔组织叫固有层,它又连接着肌肉层,起到固定和支撑器官的作用。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2,为何黏膜易被肿瘤盯上?

黏膜层成为了很多肿瘤或癌症的“发源地”,主要原因有3点。

黏膜很“脆弱”

黏膜的上皮细胞层普遍非常薄,对外界刺激又非常敏感,却没有足够的胞间质作为病症的缓冲过渡区。遇到一点感染或外力挤压时,就容易出现反复的炎症、溃疡、撕裂或出血,比如口腔黏膜就常常受损。

黏膜与病菌常接触

大部分黏膜成天都要与各种细菌和病毒打交道,比如鼻黏膜和呼吸道黏膜,需要过滤空气,可接触到大量可吸入颗粒物等;肠胃黏膜需要运送食物,可接触到大量微生物和细菌等。这都加大了黏膜受损的风险。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黏膜突变几率较高

黏膜的上皮细胞基本都会定期更新,比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只需2~5天就能全部更新一次;胰腺上皮细胞每50天左右更新一次等。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细胞每一次更新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也就是癌变,所以在黏膜层中发生异位增生、进而产生肿瘤的风险也不断升高。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2,黏膜分泌黏液充当器官“保护神”

单看黏膜,好像只是个不透气不透水的“口袋”,能有什么用呢?其实,黏膜的关键作用之一,就是分泌各种具有强大功能的黏液。

1,唾液

小的唾液腺体分布在口腔各部黏膜下,可以不间断地分泌唾液,保持口腔湿润。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淀粉酶和和溶菌酶,能溶解食物、帮助消化和抑制口腔细菌。

2,痰液

痰是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才会分泌的黏液,虽然大家不喜欢它,但其实它能够包裹住各种呼吸道的异物,比如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等。

然后与上皮纤毛的机械性活动相结合,以每分钟10~20μm的速度将异物排出体外,起到类似“清洁剂”的作用。同时,很多肺部或支气管疾病发生时,咳痰的异常也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体征。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3,胃液

人体每天大约产生1.5~2.5升胃液,其中包括水、电解质、脂类、蛋白质和多肽激素等物质。胃黏膜上皮细胞负责分泌其中的黏液部分,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粗糙食物划伤,或被胃酸、胃蛋白酶侵蚀。

但如果饮酒过多,或服用乙酰水杨酸一类药物过多时,就容易破坏黏液的保护机制,引发胃部不适。

4,肠液

肠道黏膜面积很大,会分泌大量肠液用于顺滑肠道,以便于运送食物残渣。其中小肠肠液是由小肠黏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的,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3L,富含肠激酶、小肠淀粉酶、免疫蛋白等物质,能消化食物,保护肠黏膜不受胃酸腐蚀,并抵抗病原体。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提示】某些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时,很容易影响到黏膜分泌机制,特别是感染类疾病。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轻易忽略黏膜分泌物的异常情况,比如分泌量过多、过少或颜色变化等,这些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3,黏膜害怕这三个字

黏膜相当于人体的第二层“皮肤”,那么黏膜害怕什么呢?与这“三个字”有很大关系:不规律。

1,睡眠不规律

睡眠会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长期睡眠不规律的人很容易失眠,出现内分泌失调、神经感官过度敏感、心情焦虑,导致各个器官都处于极度疲劳的应激状态,分泌黏液量减少,身体抵抗力下降。

2,饮食不规律

食物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直接的刺激,所以不规律的饮食可能会使消化道黏液的分泌变得不规律。长此以往,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衡,人体的消化功能和抑菌能力也大大减弱。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3,服药不规律

药物在肠胃分解后,其有效成分会先被消化道黏膜吸收,再通过毛细血管运送到其他地方发挥效用。

所以对肠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抗生素、止痛药等,一定要谨遵医嘱规律用药,弄清楚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以免加大肠胃黏膜的负担。

4,护好黏膜有3宝

1,“检查宝”

黏膜上皮细胞出现伤口后,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就容易让引发感染,所以需要我们做好定期体检。消化道黏膜可以通过胃肠镜来检查,建议每年做一次;呼吸道黏膜通过呼吸测试或分泌物采集等即可检查。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2,“保湿宝”

黏膜要分泌黏液,水分必不可少,所以对黏膜细胞来说,“保湿”是重中之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保持每天饮用1500毫升的水。

如果喝不了这么多水,吃一些水分充足、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有益于保湿,比如黄瓜、苹果、香蕉、葡萄等,都有一定补水保湿、润滑肠道的作用。

3,“修复宝”

一些蔬菜水果中富含有益于黏膜修复的营养元素,比如猴头菇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能保护胃黏膜,促进修复。平时胃不好的人和胃炎恢复期的病人,都可以经常吃点它。

秋葵中的黏液和黏膜黏液层的保护膜相似,对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除了秋葵,山药、银耳、藕、甜菜头等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这层不到1毫米的黏膜,既是器官“保护神”,也是肿瘤“发源地”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