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苏州仁医吴有性

 沪学 2020-01-30

最早提出“瘟疫论”的吴又可先生画像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侵蚀着同胞的生命,各地医务工作者放弃团圆、放弃休假,奔赴前线,驰援武汉,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现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者。他们的行动可歌可泣。

有专门家统计,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急性传染病共有三十多次,《吴江县志》卷37《别录》记明末崇祯年间的一次瘟疫,“诸生王玉锡,字来宣,当崇祯十四年,邑中大疫,死者阖门相枕藉,无遗类,偶触其气必死。”古人没有当代的流行病学知识,自汉代张仲景提出“伤寒论”的学说,只知道用医治“伤寒”的一套方法来对付,效果不佳,依然是“疗者什三,死者什七”、“死尸枕藉”,就在这个时候,江南出了一个医生,他提出了与传统医学理论迥然不同的医学学术思想——“瘟疫论”,他就是苏州仁医吴有性。这个苏州仁医了不起,据《江苏艺文志·苏州卷》记载,吴有性著有《瘟疫论》2卷、《春生妙术瘟疫论》6卷,这些著述是有关“瘟疫论”的源头性著作。

吴有性(1582—1652),苏州吴县东山人,字又可,其祖籍为东山吴巷人,精粹医道。在崇祯年间的那场席卷全国的急性流行病中,吴有性出于医者本性,悲天悯人,立即奔赴疫区治病救人,通过亲身观察和诊病施药,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疫情过后,他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清史稿·艺术传一》称:古无瘟疫专书,自(吴)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瘟疫名。记载崇祯辛巳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瘟疫论》。

吴有性根据瘟疫发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并根据临床观察,他认为瘟疫之病因,与伤寒之邪由肌肤表面由表及里自阳至阴,以此而深的传播有所不同。瘟疫由口鼻而入,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是一种不能见、闻、触到之疠(戾)气所致。戾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戾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及岁运有关,感受戾气之后,可使老少都得病。他考察了数百瘟疫医案,无一是伤寒引发,这就从病因学方面将温疫与一般外感病区别开来,并与传统“伤寒论”医治方法加以区分。所谓“戾气”,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病毒、细菌的表述。

古人对付瘟疫历来的方法是“祝由之术”,那种依靠磕头烧香拜菩萨、贴符箓的方术,并不能解决问题。三百多年前,吴有性能够提出“瘟疫论”的思想,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领先的,在吴有性殁后的二百年,欧洲大陆才因为巴斯德发现了细菌是致病的原因,使西方医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

惜乎有清一代,对于吴有性的“瘟疫论”学说并无彰显之意,清《四库全书》尽管收有《瘟疫论》,可编者尖锐批评《瘟疫论》与古代医家表述不合,甚至妄施治疗,反映了清代医学界严重的复古尊经倾向,使吴有性的瘟疫理论逐渐淹没无闻。

我认为,吴有性堪称我国传染病学研究的早期开创者,在世界医学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尽管还处在朦胧阶段,与传统“伤寒论”不一样的声音却代表着新医学的曙光。吴有性《瘟疫论》著成两年以后,明朝灭亡。这位江南仁医命运如何,难以考证,据说,如今的东山存有《净志庵碑记》一块,碑被砌在鹅潭庙墙内,今庙毁墙存,此碑尚在,下次去东山要去拜访。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此谓之医道”,吴有性开辟的对瘟疫的新认识和治疗瘟疫的新方向,清代未能贯彻到底,只是到了近代医学,许多医者重新认识了吴有性与他的《瘟疫论》的历史价值。

                       20201月30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