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否极泰2019年三季报:惠风和畅百花开,都说今年春不来(三)

 昵称58786575 2020-01-30

第三部分:你的自律和市场的愚蠢比基本面更能创造财富!

每次我给各位投资人写信的时候,我总想借机谈一下我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投资理念。目前我的投资理念已经基本脱离课本,我大部分的投资理念来自于自己的实践后的总结,所有理念中我最核心的一个点是:“投资首先是认知博弈,进而是人性博弈,财富更多的是来自于人性博弈,并不是来自于基本面。在二级市场上财富来自于人们对基本面事实的曲解和扭曲,基本面被人们扭曲曲解得越厉害财富越多,所谓的安全边际本质上就是社会大众的认知,错误的曲解了基本面,安全边际的大小就是这种曲解、扭曲的程度,财富实际上是主观在认识客观事实过程中的错误,财富不是一个客观事实,而是客观事实的被扭曲和曲解。这也是为什么芒格在回答什么是投资最重要的能力是强调理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因为你只有理性的时候,你才能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会曲解事实。”


    巴菲特有一句话:“最终在投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价格和这个公司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间的差额!”在巴菲特这句话中,强调投资回报多少,决定于两个因素和变量,一个是企业未来10年20年的盈利,另一个是支付的买入价格,巴菲特认为最终的回报是盈利多寡于买入价格的差额。实际上在巴菲特这句话中明确了投资回报不完全来自于企业,而是来自于企业的增长与你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单一的企业增长不能确定有没有投资回报,投资人的收入和回报与税务局不一样,只要收入增长税务局的税收就会必然的增长,税务局的收入唯一的决定于企业增长。投资人的回报同时受到企业增长和买入价格决定。如果企业成长得很厉害,但买价过高其实是没有回报的。事实上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其实更强烈地受到由市场大众认知和情绪直接决定的价格影响和决定。

市场大众的情绪和认知在创造投资回报的过程中的作用更大,回头看一下6年前100块钱买入茅台的那些人的最终级回报,80%来自于市场大众的恐慌情绪制造的低价和低估值,20%来自于基本面增长。巴菲特的传世名言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揭示了更本质的投资本质,投资回报的多寡与别人有关系,投资在本质上是与市场大众的博弈,财富是博弈的结果,所以巴菲特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资成就,是依靠了自律和愚蠢两个东西;自己的自律,别人的愚蠢。我的回报多少,决定于别人的愚蠢程度。”在这一句话中,巴菲特说的更直接,我能赚多少钱决定于别人的非理性程度以及错误程度。从而更进一步地确认了二级市场投资的财富,更多的是来自于别人的非理性和错误。你在别人非理性、在别人不再相信常识,被那种稀奇古怪的歪理邪说搞得恐慌万状的时候,你不改变对常识的坚信,用平和的情绪看待所发生的事物,逆大众而动最终就可以获得财富,对此巴菲特又进一步说:“一个成功投资者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所需要的只是在作出投资决策时的正确思考模式,以及拥有避免情绪破坏理性的能力。”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在回答巴菲特最大的成功决定因素时,说到:巴菲特从来都没有受过外界的影响和诱惑,只是在不停地阅读和思考。”巴菲特父子的话更进一步的揭示,你占有财富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正确的思维(所谓正确的思维就是用常识思维)在自己稳定的理性思考过程中,等待大家因为某种事件的刺激非理性崩溃的时候,主动的逆向买入,就可以占有财富。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受什么流行的新的说法的诱惑和影响,始终按照自己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正确的思维模式分析思考眼前的问题,不受别人的诱惑,这种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诱惑,其实就是人性博弈。有人问巴菲特:“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公司,你是怎么有信心投资的?”巴菲特答:“总而言之,我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别人的眼睛。” 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相信别人的眼睛说起来好像易如反掌,但是要做到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是需要战胜自己的人性,是很不容易的,只有能够经受起人性博弈的压力和挑战,才能够始终不渝的坚持自己的眼睛看问题。根据我历来的求索经验,我发现市场中关于某一个事件未来走向的认知博弈,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完全没有什么难度,一个初中生甚至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平静的状态下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2005年中国股市因为股权分置改革持续下跌到998点,人们认为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后,国有股、法人股的持股成本有的只有几分钱,一旦这些几分钱低成本获得的股份获得流通权,那么他们必定会大规模套现,无限的海量供给将把中国股市彻底压垮,这个观点在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知的,在这种认知下股市被打压到998点,此后股权分制改革正式的展开出现的情况是,国有股、法人股并没有大规模减持,尤其是优秀公司并不减持还因为市场过度下跌在回购,于是恐慌消除迎来了估值修复。6年前中国资本市场因为错误认为老百姓不喝茅台酒。认知博弈的分歧点并不难!老百姓不喝茅台酒。成本低获得流通权就必然会卖出自己的股份,都是很明显的错误,不是高难度的课题。把简单问题搞错主要是人性情绪紊乱造成的!所以认知博弈和人性博弈互相干扰,由于对事情认知不清楚,人性就会恐惧,人性恐惧就更认不清事实!但是市场上那些高知识高智力的人所以犯下错误,他主要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性,过不了人性博弈关。

认清事实的毕竟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认不清事实,因为大部分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人性,虽然机构投资者的知识水平高于大众,但在人性管理上机构投资者甚至不及大众。巴菲特说:“基金经理无理性地利用巨额资金投机导致的市场波动,会给真正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大众直接决定价格!这样的一个内在的逻辑结构下,少数正确的人,因为他的正确性规律性会被价格碾压,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会让有正确认知的真正的理性投资人,看上去就像一个无知的笨蛋,看上去向一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自以为是、不知悔改的疯子!而且理性的人越正确,受到的碾压和否定越严重。认知博弈开始后,随之慢慢地进入人性博弈。

关于首先是认知博弈,本质是人性博弈目前最典型的案例是香港的何君尧!何君尧因为坚持香港的出路在于和大陆融合,遭到突破伦理、道德、法律的野蛮伤害和打击,何君尧因为他的正确性,在承受了打击,在最终事实明朗后,将成为重要的人物!如果何君尧的认知和香港的那些打砸抢分子一样,他不可能走到历史的前沿,如果何君尧的价值观以及对香港应该和大陆融合的判断是不正确,何君尧也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如果在因为自己的正确认知而被野蛮对待和打击时,何君尧惧怕暴力和恐怖主义改变了,不再坚持自己的判断,则何君尧虽然站在历史前沿,但他因为没有经受住人性博弈的压力随之消失在历史中!何君尧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形成与大众的对立和博弈,在博弈过程中认知的不同导致人性的压力和对抗,这就是认知博弈最终必然走向人性博弈的原因,如果你和大众群体的认知想法不一样,且双方的想法公开表现出来,群体大众对你的打击、诋毁、碾压是不可想象的,你必须承受。这种承受是很难的,大部分人受不了!这是因为群体一旦陷入非理性其疯狂程度、凶残程度都是几百上千倍地超越个体,一个大学生和大学教授在单独情况下绝不会暴力打人,但是当他们进入群体,就会变得和狼一样凶残,事后他们脱落群体他们会无比后悔理解不了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群体是由人构成的,但群体已经不是人了!(详见《乌合之众》)

回到股市投资回到我们的银行股投资。银行股有价值,值得投资,有安全边际,能够带来明显的财富,并不只是银行股的基本面发生了好转,纯粹的银行股基本面发生好转并不能带来财富。是市场大众曲解了银行股的基本面,是市场大众在银行股基本面已经明显地全面好转的事实面前,主观上继续认为银行遭遇着严重的经营困难,且无法跨越是这个市场大众的错误认知与银行股基本面复苏的不一致,矛盾冲突才是财富的来源。如果没有市场大众的这种曲解,这种不承认银行的复苏,而是说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深刻、准确地发现了银行基本面复苏,正确地看清楚了银行的基本面状况,那么这个时候银行的估值水平就已经完全没有低估了,甚至有合理估值上的适度高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基本面复苏是不能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只有大众不能理解,不能承认,扭曲了银行股复苏的这个基本事实才能创造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富的产生更有赖于大众的错误非理性和不能正确理解银行的基本面。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这种财富产生的本质,正是别人的错误才是财富产生的根源。就像何君尧所以能够走向历史的最前沿,不完全决定于他的正确认知,不完全决定于他深刻地认识到香港的未来,决定于与中国大陆的融合。而是决定于其他人都认识不到这个道理,其他人对香港前途的错误认知,并且他们用非常极端的方式对待何君尧,在受到极端野蛮对待时,何君尧坚持不改变才是他能够站在香港的政治前沿,产生深远影响力的深层次原因,何俊尧本身的正确在所起的作用也就是1/3左右,2/3来自于别人的非理性。这也就是巴菲特说我盈利多少决定于别人的愚蠢的深层含义,巴菲特的话是很有深度和价值的,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够。

我们有时候在投资实践中常会感到压力,这种压力再正常不过了,没有压力怎么能获得财富,大众的错误是价值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来源,所以你要占有财富,就必须承受大多数人错误对你施加的压力,大多数人的错误与你的正确形成对立,你作为正确者是形单影只的,大多数人人多势众,在这样的多与少、对与错的对抗中,代表正确的你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巨大的碾压,巨大的否定,巨大的贬低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只有承受才能最终占有财富,不能想象逻辑上大众的错误是财富的主要来源的情况下,你想占有财富却还要避免被错误的大众的碾压,那怎么可能呢?

大众陷入恐慌情绪形成严重错误,他们凝聚起来的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碾压力也非常巨大,但是,大众在把他们的那种破坏力释放出来之后,它也会随着事实的逐渐清晰化,逐渐回归常态和理性,甚至有的时候它会突然因为形势的变化而分崩离析,我个人认为银行股的大众情绪,已经趋于强弩之末了,随着好转的客观事实的更进一步充分展现,大众情绪逆转已经日益临近,只是这个银行股它的体量太大,它的价格变化的速度要慢一些,而大众有时候与其说更容易被事实所引领,倒不如说更容易被价格所引领,在价格发生逆转之后,大众会加速分崩离析和改弦更张!

最后我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持仓没有变化,我的操作策略没有变化,我们的目标没有变化,我们必将获得成功的信念和信心没有变化!

董宝珍

2019.1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