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月调研】睡眠质量调研报告

 快速赚钱笔记 2020-01-31

为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大学生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睡眠障碍对大学生心理、生理及学习生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找到解决睡眠障碍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学术调研部于11月对本院进行了2017至2019级本科生睡眠质量的调查。

No.1

2017-2019级本科生睡眠时长的情况

2017-2019级本科生对于自己睡眠时长的看法

2017-2019级本科生睡眠时长

2017至2019级本科生入睡时间

据调查数据显仅有示17%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充足,而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不充足,剩下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一般,还能接受。由于生科院课程较多,大部分同学需要熬夜做作业看书等等。尤其是大一的同学们,刚进入大学不久,对学习生活还不太适应,绝大多数同学都在零点过后才会睡觉。同学们的睡眠时长基本上是6-8小时,只有极少数的同学睡眠时间达到了九个小时,但也有同学睡眠时间极不充足,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

No.2

2017-2019级本科生睡眠习惯的情况

2017-2019级本科生做梦情况

2017-2019级本科生入睡所需时间

是否超过30分钟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同学不会经常睡觉时做梦,但仍有30%左右的同学会经常做梦,导致睡眠质量较差。也有少数的同学从来不做梦,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在入睡时间方面,有18%的同学入睡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有34%的同学很少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余下的同学由于经常难以入睡,因而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

No.3

2017-2019级本科生的睡眠习惯的情况 

2017-2019级本科生不良睡眠习惯情况

2017-2019级采取过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据数据显示,70%的同学有午睡这一良好的习惯,且一直保持着。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不会进行午睡,也许是因为学业繁重或者课余活动的任务重。绝大多数同学在睡前会通过进行一些健康的运动、看书、听音乐、广播等活动来帮助睡眠,近30%的同学在睡前采取不喝咖啡或饮料的行为来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但仍有部分同学在睡前会进行喝酒、参与娱乐等无助于睡眠反而会伤身且会影响第二天活动的行为,这样的行为需要用其他更健康的行为来代替。近30%的同学睡眠质量一向较好,不用采取任何方法。

No.4

2017-2019级本科生的影响睡眠的因素

据数据显示,睡觉前玩手机、熬夜、赖床成为同学们主要的不良睡眠习惯,近70%的同学都有这种不良习惯。有46%的同学需要比较安静的和黑暗的睡眠环境才能进入睡眠,于是就会受到舍友或宿舍外的环境影响,无法较好的入睡。比较意外的是有近52%的同学会因为自身情绪因素比如过于焦虑而导致自己无法入睡,与此相对应的是有55%的同学因为学业任务而熬夜看书学习或写作业,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少部分同学因白天睡太多等因素导致晚上睡不着,希望这些同学能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时间。

总结

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的睡眠时长处于正常水平但同学们的睡眠质量普遍比较差,且入睡所需时间较长。导致这些不良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自身固有的不好的睡眠习惯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同学们的学习任务过重以及心理调节不当的问题。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同学们调节心理状态及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强化宿舍长管理宿舍的权力和能力,让同学们都主动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图文来源:学术调研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