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傑,字道子,號眉陵餘子、愚廬,丁丑年生,四川眉山人。銘社、岷社社員。 自序 夫七絕之體,言簡而意雋,易學而難工,己亥之春,余始留意爲之。集而選之,得三十首,皆贈良朋、詠清玩之作。因思勝友者人之英也,清供者物之英也,天地之英,莫玉若者,乃名之曰“拜玉小集”也。 噫,玉固當拜也;而寧知拜玉者非燕石也哉?試筆拙作,自知堪哂;讀者諸君,幸是正焉。 己亥歲杪愚廬李佳傑題於陵州家中。 劉兄英堯以新藏招飲因題四絕贈之 劫後重光無别語,但祈神鬼護呵長。 注:兄以歷代墓志銘拓片見示。
注:兄藏日本江戶時代史學家賴山陽所書詩卷。
海源閣:兄聊城人也。海源閣為聊城楊氏藏書樓。
余在奈良時,嘗購一扭蛋,係東大寺南大門外之吽形力士。日前,始覓得阿形力士以配足之。因題五絕,聊以記此。 英靈並駕駐蓬壺,凜凜千秋誰似渠。 更有分身渡西海,護持小閣百城書。 怒目彪軀警鬼頑,高懸寶杵氣如山。 可能助我觀心法,結習銷除到八關。 髮膚雕琢無纖失,此是掌上琉璃國。 一芥可藏須彌山,諸公莫輕龍象力。 六道因緣半信疑,當風吳帶略知之。 未應即奉空王教,永憶開元全盛時。 清供搜求亦有年,此君最是適林泉。 還期千佛山中過,法相長留翠墨篇。 赴西安車上逢蒲兄正東歸京 又作匆匆握手人,當時萍水話來新。 此行等是長安客,君向幽燕我向秦。 邇來稽古漸精微,況復淩雲筆欲飛。 試看他年浩然氣,開元博帶北齊衣。 注:兄習美術,好漢服。 黃君月來濟面試同遊大明湖 也曾柳畔話高文,等是明湖對晚雲。 秋氣渾如春氣爽,重逢哀樂總難分。 明湖:川大江安校區有明遠湖。 感汝殷勤慰遠思,愧無慧語祝盈卮。 錦城如問蕭齋味,為説鵲華煙雨時。 吳君雪菡擕新釀廣寒香來校經處其味甚佳 一杯瀲灩泛醇香,持向清宵陣陣涼。 想是仙娥修月罷,戲揮金屑灑瓊漿。 書齋歲月漸懵騰,幸品新醪意趣增。 從此羞言魯酒薄,棠梨有法繼蘭陵。 棠梨:楊吳伉儷齋號棠梨館。 崔君曉慧來濟偕遊大明湖 歷亭秋晚倚晴嵐,近嶼遙山一水涵。 知汝曾懷六朝夢,且憑翠柳認江南。 兩地相過意亦真,鸞刀試遣舞紜紛。 樽前莫嘱加餐飯,驪曲年來實飽聞。 兩地:去年暑假崔君來蓉相過。 國圖觀書雜詠 宋單疏本《周易正義》 貞觀諸儒承運多,象天法地篤難磨。 迢迢積石源流寂,千載生民仰大河。 注:諸經注疏宋以前皆經注、正義單行,至南宋初,始有經注與正義合刻者,而單疏本遂罕。此《周易正義》乃宋刻單疏本之僅存者。 宋黃善夫刻本《史記》 南州妙品耀書林,太史英靈跡可尋。 海外飄回神駿在,枯骸亦抵萬黄金。 注:南宋建安刻本,為《史記》現存諸本中之最早合刻三家注者。僅存一部半,皆在日本,其半部於清末購回。 《資治通鑒》殘稿 來如龜鑒不容抹,去似龍麟不可遏。 字兮字兮終將泯,節兮節兮不能奪。 宋寧宗朝刻本《荀子》 鐵畫丹泥兩陸離,中藏王霸論頗奇。 我來只拜連城美,不計大醇同小疵。 宋廖瑩中刻本《韓集》《柳集》 十行玉版麗無儔,更有雙清聯璧璆。 韓是海濤雄且怪,柳如山雪冷而幽。 注:廖瑩中,賈似道門客,曾代刻王獻之《洛神賦》殘段,世稱“玉版十三行”。其所刻《昌黎先生集》《河東先生集》,素稱無上神品。 《永樂大典》殘卷 太液未央涵萬千,半歸劫火半蕪煙。 巍然數宇靈光殿,猶見漢家全盛年。 文溯閣本《四庫全書總目》 檢海搜山獻九門,瓊瑰旋毀亦旋存。 未容儉腹判功罪,挈領群經實汝恩。 朱墨繩繩代有輝,絳雲未必付全非。 臨歧始覺長安好,悄祝重逢不忍歸。 絳雲:指錢謙益絳雲樓,藏書萬卷,後毀於火。 題《毛詩注疏》卷六之二校記 一字紛爭鬱似林,魯魚考辨費沉吟。 因思毛鄭皆筌象,逆志方通四始心。 山河表裏帝堯封,三晉煙雲過眼空。 兩卷綢繆獨如古,思深憂遠是唐風。 題申蕙園《月下情人》 月隱青煙鈎復鈎,曲巷風微幽復幽。 低頭欲語休復休,郎兮郎兮留復留。 食夢貘公仔 托身犀象友熊羆,異稟猶能助幻師。 同是蜀山流落客,君何嫵媚我何癡。 歷遍華胥別有權,銷金化玉腹便便。 請君飽食心頭鬼,長護幽人自在眠。 排版丨 呆丫丫 審核丨假年 |
|
来自: WENxinHANmo > 《一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