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家百年老厂倒闭,曾做到亚洲最大,它的产品很多人都用过

 罗宋汤的味道 2020-01-31

中国一家百年老厂倒闭,曾做到亚洲最大,它的产品很多人都用过

火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现象,雷电,火山爆发都会引起大火,原始人最初就是从天然火中采集火种,用来照明,取暖和烧烤食物,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钻木取火,这让生火变得更方便一些,再之后,火柴的出现更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在没有打火机的年代里,便利,便宜的火柴很受欢迎,而百年老字号的泊头火柴更是几代人难忘的记忆。

泊头火柴是河北的一张名片,而谈到河北泊头,人们都会想到泊头火柴,泊头火柴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泊镇永华火柴公司,始建于1912年,是由河间盐商白聘三等四人兴建,后邀请冯国璋(河间人)入股,风风火火80年,据说是当年亚洲最大,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解放后公私合营,更名为“泊头火柴厂”。

火柴的历史相当悠久,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说:“杭人削松木为

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其中说到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

公元950年前后,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提到,有一位聪明人用松木条浸染硫磺,贮存起来备用。与火一接触,就会燃烧起来。火焰如同谷穗。这种神奇之物,当时称为“引光奴”。后来,它成为商品时,便更名为“火寸条”。

真正意义上的摩擦火柴则出现于1826年,英国人J.沃克把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药头,装在盒内,盒侧面粘有砂纸。手持小木棒将药头在砂纸上用力擦划,能发火燃烧。这是最早具有实用价值的火柴。

至于泊头火柴,黄金时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火柴厂,20世纪30年代中期,公司拥有设备40台,员工人数超过800人。1985年,泊头火柴厂生产火柴90万件,实现利润466.4万元,比1984年增加21.45%;上缴利税369万元,比1984年增加27.24%。

泊头火柴厂的成绩有目共睹。1996年,被誉为世界火柴大王的瑞典火柴集团派代表来到泊头火柴厂参观后,曾说,你们应是世界火柴大王。

在当时的年代,很多人都想成为一个火柴工,而且糊火柴盒挣点钱补贴家用,但是随着现代工具的发展,很多人使用打火机,打火器,火柴逐渐遭到冷落,曾经“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泊头火柴厂也逐渐退出了市场。

历经百年沉浮之后,2012年,泊头火柴厂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百年品牌从此成为历史,泊头火柴也由此销声匿迹,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