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飞虎catzbc 2020-01-31

2019/11/918:49

导语

朱允炆,明朝的的第二个皇帝,朱元璋的孙子,这个人深受老天垂青,历史照顾,本应该是一位幸运儿,但他却十分巧妙的错过了所有机会,最终败给了他的叔叔朱棣,那下边就让我们来看看,朱允炆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走向灭亡。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朱允炆的太子之路

实际上朱允炆的太子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关于太子之事,朱元璋其实早就在考虑了,朱元璋最早定下的太子为朱标,朱元璋的长子,于情于理都十分合适,而且朱标性情温顺但内心却十分坚韧,对于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不如朱元璋一样骁勇善战,但是也无妨,江山已经打下来了,只要他能守得住就行了,况且,朱标曾多次此帮助他的弟弟们,使他们免于朱元璋的责罚,深受弟弟们的尊敬,在几位藩王中的威望最高,所以说,朱标做太子是没问题的。

就这样,朱标登上了太子之位,不出意外的话,朱标就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或许也是一代明君。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年仅37岁的朱标因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使得朱元璋十分的伤心,培养了这么久的儿子说没就没了,换成谁都不会好受吧,更何况,朱标的这一死,太子之位就空缺出来了,还要再选一个太子也并非易事。

朱元璋当时也考虑了很长时间,到底该如何选太子,其实当时他纠结的就是两个人,一个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一个是朱棣(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为何会有朱棣呢,其实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里,除了朱标以外,朱元璋最欣赏的就是朱棣了,他不仅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朱元璋几个儿子里少数对读书感兴趣的人),而且打仗也是十分了得,他镇守北方的时候曾多次出兵攻打元的剩余兵力,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并且颇有谋略,称得上是有勇有谋,而且他还是明朝第一名将徐达的女婿,其实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是想立朱棣为太子的,但是有人劝他说: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朱元璋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朱棣只是老四,怎么说也轮不上他呀,而且就是,如果朱棣上位,那他的那些哥哥,还有他的侄子们估计都难逃一死,而且再来看,虽然朱允炆看起来有点柔弱,但是他十分的孝顺,朱标生病的时候,朱允炆每天都在身边照顾,寸步不离,朱标死的时候更是伤心不已,更是连饭都吃不下去,后来朱元璋心疼了说:而诚纯孝,故不念我乎。

或许就是朱允炆的柔弱和孝顺打动了朱元璋,最终立朱允炆为太子,而朱允炆登上太子之位时才21岁,少不经事,身边有齐泰、黄子澄、方子儒等人的辅佐。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君临天下,一心治国,却终生祸端

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开始了自己的治国之路,一开始就修改朱元璋时期的严政苛刑,他的治国想法是:“专欲以仁政化民”,他大力纠正洪武年间的冤假错案,并且大大的减少了人们的赋税,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他一改朱元璋时期重武轻文的政治习惯,开始提升文官的地位,六部尚书的官职从二品提升到了正一品,想走“以文治国”的路线,像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文人儒士都得到了重用,而且修改《大明律》,使其更加亲民,规则,以上的种种史称“建文新政”,深得民心。《明史》对朱允炆给出的评价是:天资仁厚、亲贤好学。原文如下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可见,人们对他的治国为民还是挺赞同的,不多也确实如此,不过在另一个问题上,他做的确是

不那么的明智,最终引起了祸端,这就是"削藩”

实际上,这应该是朱元璋时期遗留下来的弊端,朱元璋把宗室二十五人封为藩王,使得边境的藩王手握重兵,甚至有了威胁中央的能力,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朱元璋死后,那就不一定了,有的一些史学家还认为朱元璋后期之所以杀了那么功臣、名将,就是怕朱允炆继位后控制不住他们。朱允炆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藩王是一个大问题,而且还十分的棘手。特别是他的四叔朱棣,更是难以对付,久经沙场,且手握重兵,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孩,政治上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因为在此之前,做所有的决定,都有朱元璋帮着他,所以他无所顾忌,但是朱元璋已死,他又天性优柔寡断,跟果敢的朱棣比起来相差甚远,而且他也深深地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军事作战能力,跟朱棣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对于藩镇这一问题,朱允炆还是很担心的,也很纠结,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如果不管他们的话,他们会越来越壮大,但如果削他们的话,他们又很可能举兵造反,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当时近臣黄子澄用汉景帝的例子给他说,解决这样的问题不用慌忙,“削藩”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朱允炆听从了建议,就开始了削藩大业。然而错误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酿成。

朱元璋刚一去世,朱允炆就开始了削藩,一开始可谓是雷厉风行,势不可挡。在一开始,就有大臣卓敬上书:改燕王封地于南昌。这样就等于间接的分解燕王的实力,消弱他的兵权,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但奈何建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而是听从了黄子澄意见,应该先“断其手足”,所以先把周王废为庶人,又在建文元年四月一月之内连削三王,齐、湘、代三位亲王,这样的做法实际上非常的不好,因为削藩的速度有点太快,又加上是新君继位,造成了人心动荡的局面,况且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其实就是燕王朱棣,但是这样下来,不仅搞得人心惶惶,而且对朱棣并没有实质性的打击,反而使他生了防备之心。

之后建文帝一方面拉拢燕王府葛城作为自己的内应,一方面又以防卫元兵为借口,调走了朱棣帐下许多精兵马匹,还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去接管北平的兵权,这些措施看起来非常的有用,但实际上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朱棣就更老狐狸一样,十分狡猾,不管皇帝怎么做,我就是什么也不做,就是让你抓不到把柄,而且燕军中大多数为燕王亲信,换句话说,他们无论如何只听一个人的命令,就是朱棣。

随着建文帝的进一步施压,朱棣感觉不能就这样下去,于建文元年三月,进京朝贺。朱棣这无疑是自己送上门来,这时如果建文帝将他抓捕,那一切都会结束,朱棣也不可能称帝,然而朱允炆念及叔侄情分,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动手,最终放朱棣回到北方,无疑是放虎归山。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然而两个月后,朱棣的两个儿子也进京朝贺朱允炆,这个时候上天又垂青了建文帝,如果捉住了两个儿子,那朱棣一定不敢轻举妄动,但又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们平安地回到了北方,至此,朱允炆丧失了最后一个阻止“靖难之役”的机会。

最终,朱棣见几位藩王都纷纷被贬,而且朝廷一直步步紧逼,无奈之下,起兵造反,援引《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声称要清楚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等,称自己的行动为“靖难”意思就是为国家消除灾难。自此,长达三年的靖难之役拉开了帷幕。

这让我想到了当时的一句俗语:“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其实在我看来,感觉非常有道理,感觉朱允炆的削藩之所以不会成功都是因为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其实黄子澄、齐泰、等这些文人的爱国之心自然不可置疑,只是他们只是一些书呆子,根本不具有治国的才能,若是当时听取卓敬或是高巍的建议,结果肯定不会如此。而且在我看来,朱棣在早期的时候根本没有狼子野心,完全是被逼的,因为当时面对皇帝分解他的兵权,减少他的封地,他都无动于衷,如果有谋反之心,那为何不直接揭竿而起?更何况,之后他还亲自进京朝贺,试想,他如果真的有那种想,他肯定不敢也不会进京,那不是羊入虎口吗?所以在看来,朱棣造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对,他属于被逼无奈。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一次次错过老天给他的机会,最终走向失败

错过第一次机会

靖难之役打响之后,朱棣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云中、开平、怀来、上谷等地,建文帝也做出了反应,派出了长兴候耿炳文,耿炳文可不是一般人,他一度被认为最后可能改变朱允炆命运的人,耿炳文是明国的开国功臣,曾屡次击败张士诚的军队,也曾和常遇春、徐达一起并肩作战,屡建奇功,有不可比拟的军事才能,所以被朱元璋封为长兴候。但朱元璋后期,杀了大量的功臣、名将,剩下的耿炳文算是给朱允炆的秘密法宝。当时耿炳文出兵对抗燕王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绝对算得上是久经沙场,有着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他于燕王的对峙中,双方互有伤亡,但是呢,耿炳文最擅长的就是“守”而并非攻,这也可能是朱元璋没有杀他的原因,想着万一以后有什么突发事变,有耿炳文一人即可。双放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实际,当时的情况明显对朱棣不利,因为他们属于半路起兵谋反,几乎没什么后援、粮草准备,相比之下耿炳文这边就不怕拖着,有实力,有资源,所以,如果一直拖着的话,朱棣必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建文帝居然临阵换帅,还弹劾耿炳文,换李景隆代替他。

要知道,李景隆何许人也?为名将李文忠之子,自认为饱读诗书,兵法,目空一切,自认为带兵打仗无敌于天下,深受建文帝的喜爱,被视为心腹,其代替耿炳文时,朱棣显得十分开心,对他的评是:“赵括之败可待矣。”还有对他的评价为: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其实事实也就是如此,朱棣完全没把李景隆放在眼里,李景隆号称率兵五十万进驻河间,而朱棣让自己的侄子朱高炽仅率一万人镇守北平,而且,当时城里边还有很多的伤员、老弱病残,但即使如此,李景隆都没有成功,虽然曾攻破张掖门,但因为李景隆的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最佳机会,最终了了之。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李景隆现在北平城被击败,又在白沟河整军再战,然而接下来的事更加的令人吃惊,他居然抛弃数十万的军队,自己一人逃跑了,导致几十万大军瞬间溃散,使得数十万人的辎重被燕军缴获,这一仗打下来,燕军的实力反而得到了增强。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错过第二次机会

李景隆逃走后,盛庸被封为平燕大将军,盛庸和铁铉奋力抵抗燕军,虽然双方交战时也屡次受挫,但是几次战争下来,燕军的伤亡也比较严重,其中著名的东昌之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场战争中燕军大将张玉战死,朱棣伤心的吃不下、睡不着。实际上,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中,朱棣好几次都身陷重围,但都因为朱允炆的一句话: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最终使得朱棣突围成功,甚至朱棣凭借这一特权,单骑殿后,南军士兵无一敢向前,更过分的是朱棣还在南军面前大摇大摆的走过,士兵都不敢有任何动作,想想真是感到可笑,人家都拿刀对着你了,你还在想着仁慈,果然优柔寡断、犹豫不定者难成大事,果然,只有心狠,才能站得稳,“宁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这一点就做得很好,其实东昌之战是靖难之乱后朱允炆首次获得胜利,但是,朱允炆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又成功错过了一次平息靖难之役,降伏朱棣的机会。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错过第三次机会

灵璧之战时双方隔河对峙,盛庸、平安与朱棣互不相让,几日之后朱棣想要偷袭南军,不料南军的支援及时赶到,双方展开大战,这一战燕军惨败,而且屋漏偏逢雨,又加上这个时候天气变得特别差,朱棣的军队里边很多人病倒,这个时候燕军的军心不稳,甚至有一部分人提议退回北方,他们以为,他们的人生就要就结束了,但就是这个时候,历史又开了一个玩笑,这个时候,朱允炆有出手了,他听取了方孝孺的意见,京城兵弱,所以调兵回京,只留下平安一人,最终朱棣发起最后的反攻,打败了平安,并且平安也被俘。到这里,朱允炆失去了最后一个打败朱棣的机会。

错过第四次机会

彼时,朱棣兵临城下,但朱允炆这一次态度坚决,坚决不逃,准备留下来坚决抵抗,虽然所剩兵力不多,但还有几万残兵,虽然无法进攻,但至少可以在拖一些日子,等待援兵的到来,说不定还有希望,然而就在此时,建文帝又做了一个十分搞笑的决定,他把镇守京城的任务交给了李景隆,也不知朱允炆什么想法,像李景隆这样的人,不直接杀掉,留着有何用?还敢委以重任!到此,朱允炆失去了活下去的机会。果然,李景隆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打开了城门,迎接燕军进城,而朱允炆放了一把大火,也随着一把大火消失于世。靖难之役彻底结束,以朱棣的成功告终。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深受老天的垂青,却还是斗不过一个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朱棣登基,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结语

纵观朱棣造反的整个过程,朱允炆有很多次打败朱棣的机会,但因为他优柔寡断,心慈手软,而且不会用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虽然历史垂青他过很多次,但因为它的无能,追究没能斗过朱棣。实际上,他的失败也是必然,他所重用的齐泰、黄子澄、方子儒等,都是一些书呆子根本就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而且像李景隆这样的人居然能被重用,而耿炳文这样的能人却不得善终,而且心慈手软,面对要杀他的叔父却十分仁慈,殊不知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所以说,建文帝的失败是必然,就算没有朱棣,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参考资料:

《明史》-------张延玉

《明朝原来是这样》------张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