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和光同尘 【道德经说】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 道虽然空无,然而它无所不生,无所不造,无所不能。它是那么的渊深啊,好像是万物的宗祖。) 【丁小川说】 ⊙ 道虽然空无,然而正是这个空无产生了天地万物,创造了世界。道就像一个宇宙生产厂家,无所不生,无所不造,源源不断。道的生产过程只可感觉,不可触摸和观赏。 ⊙ 道,是宇宙的起源,天地的初始,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根蒂。人类即使穷尽语言也无法描述它,只得用一些贴近的语言来描述它:渊深啊,好像是万物的宗祖。 ⊙ 黑夜的梦境和白天的梦境均来自于空无,看上去都很真实。当我们从白天的梦里醒过来时,就是生命的觉悟与开悟。突然,整个世界都是幻象。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 空无,用数字表述就是0。把0加在1的后面,那个0的价值就是9,因为1立即变成了10,0马上产生出9。以此类推,不可穷尽。0是没有底的、深不可测的,而1-9都是有限的。如果把0拿走,9个数字都无法工作,整个世界就会消失。 【道德经说】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 道,收敛锐气,化解纷争;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丁小川说】 ⊙ 道,收敛锐气,使得一切变得圆融;化解纷争,使得一切变得有序;收敛光耀,使得一切变得和谐;混同尘世,使得一切变得包容。所以,道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 ⊙ 锋芒毕露,光芒四射,四处张扬,恃才傲物,无非是为了虚荣、脸上有光,想让人高眼看他。但是,那样做会刺伤别人,容易遭人嫉恨、反感与对抗,成为众矢之的,引发争端与纷扰,给自己带来祸患。 ⊙ 所以,只照现而不刺眼,才不会引来天下人的反感,不会成为天下人取而代之的标靶。人的优点也是缺点,优越光彩是得罪人的。喜欢炫耀的人,像一个活靶。所以不要过于招摇,不要炫耀聪明、显露才华,才是避祸保身之道。 ⊙ 真正高明的人从不叽叽喳喳地表现自己,让自己的才智锋芒毕露。而那些不高明的人成天闹哄哄,大嚷大叫地表现自己,生怕一静下来这个世界就把他给忘掉了。闹,大多肤浅,静,大多深远。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生,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所以,宁可吃亏,也不要占便宜;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 ⊙ 常言道「虎离山遭擒,鱼脱渊即枯,君失民必倾」。所以唯有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与众生和谐相处。独立独行难用世,再美好的事物也脱离不了凡尘俗世,因为我们都食人间烟火。 【道德经说】 ⊙ 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道,幽隐的很啊,似乎不存在又似乎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孕育生成的,只知道它在天地生成之前就有了。) 【丁小川说】 ⊙ 道家对道的描述是「是有非有,是无非无,是色不色,真空不空」。道,不显现自己,似乎不存在又似乎存在。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却是真实的存在。万物没有不顺从道的,没有不感到自在而然的。 ⊙ 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有了。以此说来,不是上帝造物,而是道生万物,应证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更应证了人人平等、个个自由的哲理。中国的传统,不是神造万物,而是大道演化万物。 ⊙ 道的体性是无,道之上更无他物。万事万物都由道产生,道其实就是终极的存在。这就说明道是自根自本的。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无时无处不存在于万物之中。 |
|
来自: qzuserapvq8znx >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