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河水系的干流与主要支流

 板桥胡同37号 2020-01-31
  • 淮河、白露河 、史灌河 、淠河 、东淝河 、池河、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 、涡河、漴潼河、新汴河 、奎濉河、沂沭泗水系、沂河、沭河 、泗河 、东鱼河 、洙赵新河 、梁济、运河。 干流池河又名古池水,是淮河中游右岸最后一条支流,也是辖区境内最大淮河支流。全长245千米,平均比降0.023%,全流域面积5015平方千米,其中境内4533平方千米。池河流域西起淮南铁路以东,与瓦埠河、窑河流域相连,东至淮河之滨,左界凤阳山主脊岭以南,右界江淮分水岭主脊岭以北,包括长丰县东南部,肥东县北部,定远县除西北部以外大部、明光市中部、凤阳县东南一角以及江苏省盱眙县北部。池河有三源。中源为储城河,发源于长丰县东南部杜集平山与造甲店一带,自西向东流于韩大庙进入定远县, 经蒋集于连江西与南源汇合,长32.8千米,流域面积209平方千米。南源为商冲河,发源于肥东县青龙厂一带,东流经商冲集于西湖岗附近进入定远县,再经谢集、郭集与中源汇合,长29千米,流域面积175平方千米。东源为陈集河,发源于凤阳山南麓定远县境,有东西二支。东支出自大顶山东北麓之龙眼泉(又称双龙泉),西支出自东架山东麓之喷石泉,二泉南流相会于大树王后至东大园进西洋山小型水库。出库南流于三十里店穿过炉定公路再过南阳集进双河中型水库,出库后复南流于连江西与南、中二源汇合,长63.8千米,流域面积186.8平方千米。三源汇口下始称池河。三者何为主源,有几种说法,约在1935-1937年改修定远县志初稿记述:“池出于喜羊山,东西二源,源又各有东西,西之西源出于东架山喷石泉,其东源则出于大顶岭麓上寺南之龙眼泉,……。”近编肥东县水利志则认为池河发源于长丰县东南杜集平山一带。河流长度以陈集河为长,流域面积以储城河稍大,陈集河源头在山区,溪涧众多,喷石泉高程167米,龙眼泉高程154米,河道落差大,河床下切深,水流湍急,源远流长,似以该河为主源较为相宜。在三源汇处下游不远,即为已停建江巷水库大坝。河道从大坝所留缺口中通过,流经连江穿过合蚌公路后沿定远、肥东两县边界蜿蜒东流,至定远二龙乡南部折向东北并进入定远县,下行经大桥、石角桥、藕塘北、仁和集于池河镇穿过滁定公路,再经红山(高塘集)于明光市横山集西北沿定远、明光两县(市)边界流经定远县三和集、凤阳县梅家市进入明光市。北流经马岗至明光市城区穿过津浦铁路和104线公路,再至磨山口进女山湖,在旧县镇(女山湖镇、古睢陵县城)出湖口,再从七里湖(又名涧溪湖)、猫耳湖北部东流至苏皖两省交界处入淮河。南岸为盱眙县洪山头,其对岸为明光市马岗咀。沿途收源自凤阳山南麓之蔡桥河、马桥河、仓东河、南店河、桑涧河、天河、青春河、黄桥河和源自皇甫山,老嘉山麓之响导河、义和河、墩子王河、永宁河、七里河、耿河、南沙河、石坝河、涧溪河等支流来水。池河原在女山湖左岸钱家咀入淮,淮系年表水道篇载:“大河口在浮山东,直距约七里许,大河口分淮水南流,名日小李渚。东南流数十里,水分二道,一南流汇为金龙沟,又南经冯公滩西合于池口。合口之西北九里许,有钱家咀,咀之南,为古池河口。可知池河旧于钱家咀入淮,亦可知淮可旧于大河口南流至钱家咀合池也。一东流汇为潘村湖,又东流为太平沟,入淮。”大河口现名大沟口,淮河不再从此分流。冯公滩圈成安淮圩,圩东为淮河,圩南为池河。池水上源水量较小,行人可裸膝涉水而过。至西洋山水库,河道渐宽,河床下切较深,行人已不能涉水过河,至双河水库一段河底高程自90米降至55米,河道比降为1/600,河底宽2-5米。双河水库以下,水量增多,河床渐宽,流态渐涌,至江巷段河底高程自55米降至32米,河道比降为1/1500。三源汇合后,河床扩宽,流量增大,河深岸陡,至大桥段河底高程自32米降至22米,河道比降1/3200-1/4000,底宽2-6米。大桥以下经石角桥至池河镇一段,河底高程自22米降至14米,比降1/5000-1/6900,河道仍较窄,至赵桥以下才逐渐开阔,河底宽4-10米,石角桥原计划建闸控制,仅建1孔即废弃不用,造成束水,在池河镇老桥上游侧建有池河节制闸。池河至山许段河底高程自14米降至10米,河道比降1/6900,河底宽6-18米,两岸平洼地从三和集以下渐有圩堤保护。从江巷至山许段两岸多属丘陵,河床下切较深,河道窄而弯曲,安全通过流量在400立方米每秒左右。洪水期常漫滩行洪,淹两岸洼地,淮河水涨使池河水受顶托淹及池河桥,河沿赵桥以下水位高时可通航,山许处建有节制闸。山许至嘉山及嘉山至磨山口入女山湖段河底平缓,比降几乎为零,河底宽从18米渐扩宽至40米,两岸有断续堤防,山许至嘉山段堤距为95至150米,嘉山以下堤距48至100米,明光市城区公路桥下一段河道弯曲狭窄,称九道弯(1990年冬进行过大规模裁弯取直),两岸均为圩区,洪水时常泛滥成灾。女山湖湖底高程10.5米至11.5米之间,七里湖、猫耳湖湖底高程在10.5米左右,至洪山头入淮河段。在旧县镇建有节制闸和船闸,航运部门开挖有底宽25米航道,闸下底高程8米,闸上在10米左右,可通航百吨船。池河左岸自于庄以下有11座圩,圩堤总长71.96千米,左岸自韩杜北有9座圩,圩堤总长36.3千米。池河镇至嘉山段盛产黄砂,尤以支流南沙河为最。池河支流蔡桥河该河又名鸭桥河,发源于定远县西洋山余脉柏树杨庄虎塘,南流兰店庄穿过定炉公路到大倾塘坝入大余中型水库,复南行经得胜集后入蔡桥中型水库,出库即在蔡桥集北穿过合蚌公路,再下行于赵家圩,收岗王河来水,于大桥、义和、二龙三乡交界处入池河,长49.6千米,流域面积232.4平方千米。岗王河发源于定远县兴隆集东北,南流过扫帚坝后于高塘乡穿过合蚌公路后入岗王中型水库,复南流于赵家圩入蔡桥河,长约18千米。 马桥河发源于定远县境凤阳山南麓,主要有东西二源。西源为主源,西源有东西两支,西支出于大尖山西麓吸水洞,东支出于团山一带,两支同流入黄山中型水库,出库后过罗家坝折向南行,经程家桥穿过定炉公路进入解放中型水库,出库后向东南流经严桥穿过合蚌公路后经官桥于谷堆李与东源汇;东源出于三山南麓,南流经大吴庄、潘家岗等地进入城北中型水库,出库后绕定远县城西半部过南门大桥、合蚌公路复南行,经红桥、陶家坝后与西源汇。两源汇合后继续南流,经马桥、油防诸于汤桥收北来支流后于大桥南入池河,长64.6千米,流域面积385.4平方千米。支流上建有小李中型水库。1935-1937年间改修定远县志把马桥河作为池河之东源,该河入池河处是在连江下,视为池源似为不妥。 天河,古称西濠河,位于淮河右岸,发源于凤阳县境内,凤阳山北麓大麦山东西两侧。西侧为主源,出于猴山凹,北流经武店、考城、杨庙,至凤(阳)、怀(远)、蚌(埠)交界处广德村与东源相汇。东源出于曹店西边圣山凹,北流经刘府,至秦山庙折向西流,右纳一小支,至宫集北,左纳一小支,于广德村与西源合流入杯远县境,扩宽为湖,南北长15千米,水面宽1千米左右,湖区经花营至沈岗收缩成河,北流经天河闸,于怀远县涂山以西入淮河。河长40.5千米,其中境内22千米,总流域面积为340平方千米,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天河出口河段底宽24米,河底高程13.0米。 濠河,又名山河,古称濠水,位于淮河右岸,是凤阳县境内最大内河,发源于凤阳山北麓。有东西两源:东源为主源,出自白云山、三山、团山、大金山、狼窝山,山中有石穴出钟乳,又名钟乳出,下汇玉蟹泉、南泉、北泉、森泉、八卦泉、朱石泉等水于王二桥(又名王家桥),往北流于山陈家南入凤阳山中型水库,出库后流经殷涧、亮岗、于程家桥下岔口李与西源汇。西源出自五道山一带,又名唐河,汇牛背、马跑、木龙、洪洞沟、大涧、普搓、柳泉、灵泉、凉泉等泉水于玉女潭,入官沟中型水库,出库后经射子口、邬岗、叹儿湾、大庙,于高陈家与东源汇。两源相会后北偏东流经大通桥、太平桥至临淮关入淮河。入淮原有三处:一是经太平桥向东经南门桥、津浦铁路1084号桥,由老堤入淮,已淤塞;一是由新桥沟五孔桥(原名淮宁桥)入淮,已堵闭;一是穿津浦铁路桥、濠梁桥,于广运桥(已拆除)入淮,即入淮处。濠河全长56千米,流域面积626平方千米。流域内以丘陵区为主,濠河下游称濠河洼。濠河古称濠水,旧志对该河记载较详,可以从中看出该河下游变迁情况和古迹等。安徽省志载:“濠河东出濠塘山,因山泉灌濠成塘而名,西出莫邪山,至升高桥合流,又东北入于淮”。又载“临淮西南,有石绝水,谓有濠梁,即庄惠观鱼处”。凤阳县志载:“西南之山以百数,其气象严严,旁无附丽,而为众山之领袖者日离山,东麓有玉女潭,北出射子口,为濠河之西源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刊印凤阳府载:“东濠水源出凤阳县南钟乳山,又名濠墉山,东北流至王二桥,白云山西泉水自定远沙涧西北流十五里入之,禅窟寺玉蟹泉水自铜鼓山(又名铜骨山)西北流八里入之,观音庵山门外森泉北流三里合虎头山八封岭三家山诸水东南流十里至张家山折而东北五里合王二桥大涧水,濠水又东北,青山朱石泉水自水涧来入之,灵山东泉水由盆儿口行三十里至插涧口入之,又北六里至上方桥会西濠水,又东北五里至李升桥,又东北十里至大通桥,晏塘水自黄金桥东来入之,又东北十五里临淮城,而东由广运桥,西由淮宁桥合玉带河入淮”。所载濠河干支流地理位置,与今相同。从志书记载看,明清时期,河下游尚可通航。 小溪河位于淮河右岸,发源于凤阳山东麓定远县境磨脐山、石牛山、白云山一带,诸水汇流后过肖家巷向北进入凤阳县,再流经红心进入燃灯寺中型水库。出库后经小溪河集穿过津浦铁路,经大溪河、马家湾进入花园湖,河道原经小溪集至大阳山西侧注入淮河。1950年大水,湖区面积扩大。1951年在小溪河西黄嘴新开1千米河道引湖水入淮。河口建节制闸一座,称花园湖闸,同时堵东西老河道。小溪河长36.0千米,流域面积389平方千米。小溪河西侧有板桥河,上游有鹿塘水库。搜狗问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