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岁李兰娟院士再战前线!童年家贫差点辍学,曾是绍兴赤脚医生

 朱邦凌 2020-01-31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1月18日,同84岁的钟南山院士等一起赶到武汉再战防疫前线。据公开资料,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李兰娟院士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

李兰娟院士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她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她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用挺拔又柔弱的身躯与死神对抗,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有人说她,其心若兰,心系苍生。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父亲因为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全家就靠母亲卖山货维持家用。一天,母亲告诉李兰娟,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无奈之下,母亲想要让李兰娟辍学。面对母亲的哀求,懂事的兰娟泪如雨下,一方面李兰娟不想离开学校,因为李兰娟太爱读书了,但想到母亲的压力,想到母亲每天挑着山货,从夏履赶到萧山步行30多公里路做买卖时,无奈的李兰娟只能选择放弃。后来,经过班主任老师做工作,李兰娟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并参加浙江省统一中考。

她后来深情地回忆说,1960年,14岁的她从夏履小学毕业,被保送到绍兴三中。当时正遇“三年困难时期”,没有家长陪伴,她和同学吃过晚饭后从夏履出发,坐夜航船进城,第二天早上到绍兴,找到学校报到。3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杭高”录取。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李兰娟深知乡亲们看病难的问题,萌发了为他们解除病痛的想法。李兰娟拿出仅有的生活费购买一些针灸方面的书籍,到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技术,把人体经络背得滚瓜烂熟。

中学毕业后,李兰娟重新回到了家乡夏履桥。她被安排成为了中学代课老师。她一边做老师,一边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就在这时候,大队组建农村合作医疗站。出于对医学的挚爱和为了能学习到更多的医学知识,李兰娟毅然选择了“赤脚医生”。

山村的赤脚医生并不好当,资金有限,设备简陋。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自己跑到山上采草药,半年多时间里,李兰娟认识了几十种药材,哪些可以治疗伤寒,哪些可以用来消肿,哪些可以用来敷跌伤,都记得清清楚楚。零成本的草药不仅节省了医疗社的开支,而且效果不错,很多村民的病在喝了李兰娟给煎的草药后康复了。

两年赤脚医生生涯,她尽心尽力地为村民服务,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不认识她。但眼看着一些乡亲因为血吸虫病引发肝癌和肝硬化,无力救治而眼睁睁地死去,李兰娟心如刀割。她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做个好医生。后来因为业务能力精湛,深受乡亲们好评,李兰娟以“赤脚医生”的身份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

临行前一天,淳朴的乡亲们为了表达对李兰娟的感激之情,自发组织前来给她送行,而李兰娟却热情地邀请乡亲们再去山上和李兰娟采一天草药,作为临行的送别礼。她终于踏入了医科大学的大门,在这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努力地充实自己。毕业后,李兰娟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李兰娟与丈夫都是院士,一家双院士。1975年5月,李兰娟和郑树森正式结为夫妻。他们在家中举办了简单的仪式,就在此时,突然接到电话,说郑树森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好,夫妻俩连夜往回赶。由于当时没有直达老家龙游的火车,他们就在金华火车站中转过夜。“我们把铺盖往地上一铺,就这样在火车站度过了新婚第一夜。”回想起来,李兰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条件虽然艰苦,内心却很甜蜜。”

为了推动中国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2012年5月25日,李兰娟与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了“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她告诉媒体,自己身上有很多头衔,可每一个称谓、每一个岗位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谋福祉,让更多人拥有健康,所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履历,她始终最爱“李医生”这一称号。“我的针灸扎得可好了。”李兰娟笑着说。她早年也曾当过“赤脚医生”,靠一根针、一把草药为乡亲们治疗常见病。现在,她重点研究的微生态学与中医学基本理论也有相通之处。她认为,微生态学认为人体微生物与宿主是一个共同体,这与中医学整体观相似;人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学说与中医学的阴阳平衡学说类似,而扶正祛邪理论对微生态调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近期节目中,李兰娟都带着万分的热情向大家讲述着自己40多年来抗战传染病的经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快速成长。她说:“什么是最大的快乐?我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过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未来医学任重而道远,李兰娟勉励年轻人们,要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都在年轻人的身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