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zjshzq 2020-01-31



郭嘉到底有多强

郭嘉的确是曹魏阵营顶尖的谋士,梳理曹魏前期发展轨迹,郭嘉在追随曹操平定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官渡之战,以及劝曹操东征吕布、刘备,乃至奠定曹魏一统北方的格局,而他死后曹操在局部作战上却是败多胜少,以至于曹操赤壁大败哭奉孝,引得众谋士自惭形秽,郭嘉在行军作战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其生前官职军师祭酒,是曹操专为郭嘉设立,相当于首席军师或首席参谋。郭嘉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非常年轻,有史料表明曹操是有想法要郭嘉作为托孤重臣,如果郭嘉不死,也极有可能像刘备托孤诸葛亮一样辅佐后主。

另外郭嘉对人的判断也极为准确,早前郭图推荐郭嘉追随袁绍,郭嘉认为袁绍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转而投靠曹操,也准确料定孙策死于非命“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郭嘉在三国谋士中的地位

1、从计策上

我把三国的计策分为三档:势、略、谋。

“势”,是对天下形势的判断,对国家发展路径和国家关系上的理解和规划,这一级别的计策以荀彧“挟天子以令不臣”、诸葛亮“隆中对”以及鲁肃“榻上策”为代表。

“挟天子以令不臣”让曹魏在防御袁绍讨伐时有正义性,是官渡获胜的奠基之策,可以说从形势上奠定了任何地方势力不能与曹魏中央政权代表相抗衡的局面,“隆中对”和“榻上策”之所以都判断曹魏不可与之抗衡,要鼎足而立而不是直接统一天下,就在于此计策的政治正确。

“隆中对”和“榻上策”让蜀、吴两方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中,能鼎足而立,是立国之策。“隆中对”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鲁肃的“榻上策”可以说是最早对东汉末年形势的正确判断,鲁肃很早就看到了东汉必亡,这一点甚至比诸葛亮和荀彧力图匡扶汉室的决定还要有可行性。同时“榻上策”也是决定了吴国后期必须和蜀国结盟的外交准则,可以说是吴国发展的根本战略。

“略”,是对战略和战役的总体设计,以周瑜赤壁之战火攻曹营、陆逊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为代表,作为战役的总指挥,都是在“略”上决定正确,影响了战役的走势,以弱胜强。

“谋”,是在局部战争中的具体计策,以庞统连环计为代表,另官渡渡之战刘晔用霹雳车破箭塔、荀攸分兵偷袭白马、许攸奔袭乌巢断粮,都是谋的代表。

从这三个层面,郭嘉更多的是对战役总体走势的研判,和对将领特点的判断,属于“略”中的的顶级谋士,以“十胜十败”为例,是对双方主公和掌握资源的分析,虽然准确,但在层次上,与势还有一定差距。“略”和“谋”在三国中都有非常精彩的案例,在此不再具体列举三个层次的谋士,大家可以对照分析。

2、从对局势的影响

分为左右国家局势和战役局势,在国家局势上,诸葛亮、鲁肃、荀彧都是国策奠基之人,李儒和贾诩也算是不错的谋士,但他们更多算顺势而为,只有诸葛亮在国家形势上逆势而为,可以说扭转了刘备集团的颓势,让刘备逆天改命,在明知曹魏最强蜀汉最弱(益州疲弊)时还要北伐,确实与一般的顺势谋臣有天壤之别。

在战役局势上,郭嘉除了官渡之战的以弱胜强,基本都是顺风局,可以说没有遗计定辽东,曹操也可以扫平东北,在这一层次上,还没法与周瑜、陆逊左右战争胜败相较,更何况周瑜、陆逊是战役的总指挥,郭嘉只是参谋。

3、从管理的范畴

郭嘉没有兵权,可能也没有行政权,而在谋臣中,荀彧相当于萧何的角色,在内政上有很大权利,而另外两个阵营也有三国史上唯二出将入相之人:诸葛亮、陆逊。

郭嘉VS诸葛亮

记得以前和小伙伴讨论三国人物,有个同学认为郭嘉智谋胜于诸葛亮,甚至居三国谋士之冠,理由无非就是“遗计定辽东”。我回答如果论死后遗策,诸葛亮也有“死诸葛吓走活司马”,以及入川险道留一千人寨的先见之谋,引得邓艾慨叹“诸葛武侯真乃神人也”,且生前二人并未有直接或间接的交锋,不好评判二人在军事上的高下。

现在盛行“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论调,认为郭嘉胜于诸葛亮,从计策的级别和管理的范畴上,刚才已经分析了,卧龙之策是蜀汉立国之本,有了卧龙蜀汉集团才能立足,而蜀汉内部的其他谋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后期诸葛亮更可以说是蜀汉政权实际上的领导人,而郭嘉更多是锦上添花,毕竟曹操的能力已经很强,曹魏集团又不乏良将谋臣,换位思考,很难说郭嘉能像诸葛亮一样以一己之力改变刘备集团命运。

从选择主公上,郭嘉是主动选择更有潜力的曹操而放弃袁绍,而诸葛亮是选择了未知数极大,一没人二没地的刘备,要知道诸葛亮完全可以选择刘表,一方面荆州有争天下的资本,一方面诸葛亮是刘表的亲戚(诸葛亮是刘表的内侄女婿)。

另外,诸葛亮除去三国演义中夸张的桥段,其实更多的能力在从政,可以说亮的政治才能高于军事才能,而军事才能中治军的才能要高于行军打仗的才能。如果说周瑜、陆逊有统帅之才,那么诸葛亮和司马懿是有管理国家的能力的,而郭嘉作为军师祭酒是没有兵权的,换句话说只出计策,是纯谋士。

有人说郭嘉死的早,要是寿终正寝也许更有作为,那么我们不比后期,比前期,诸葛亮出山时28岁左右,当时刘备基本要被曹操灭掉了,而这时候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接受羸弱的刘备集团作为联盟(当时只有两万人左右,一万人还是刘琦的),而不是投奔东吴,在没有任何资本的情况下展示出的能力,不是一般的谋士能比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捧郭嘉

可以说郭嘉的确有过人之处,否则裴松之,毛主席也不会都对郭嘉十分推崇。

而现在的年轻人捧郭嘉,恐怕并不是真的因为郭嘉之才,二是他们以郭嘉来证明自己的才学和独到的眼光,毕竟郭嘉不如刘关张、诸葛亮那么有名,而小众往往显出品味,如同一般的富二代都开宝马出门,你不拘一格开沃尔沃一样,所以现在有那么多人去找到郭嘉、贾诩、荀彧,冉闵,这样的人物,来证明自己的品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