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ty-five 作者|今夜
《中庸》之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适度,叫做和。中和是天下根本的规律,达到中和境界,万物各归其位,各随其性而生生不息,这便是一个人能够控制自我情绪,让自己的情感一切适度的智慧。 喜怒哀乐都是生命本身的体现,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我们反观自己的人生,有多少人真正的能够将这些情感控制适度,在适当的场合让情绪合乎时宜呢? 所以控制情绪,才是一个人应该修养的智慧和道理。 在人生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的情绪带领着往前走,遇到一些重大节点和抉择的时候,也是任由情绪作出判断,由情绪牵引着人生,最糟糕的地方莫过于此。 在日常生活中,太多的人由于喜怒无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害人害己,甚至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成绩,就因为说了一句狠话,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而让自己前功尽弃,悔恨不已,甚至葬送了自己的余生。 如果能很好的控制自我的内心,就能排除外界的干扰,来获得内心的一种清静。 电影《勇敢的心》有这样一个片段: 英格兰国王临终之前,王妃因为求情也未能救下华莱士,就对老国王心怀怨恨,在国王不能行动也不能说话的情况下,王妃靠近国王身边,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就将老国王置于死地。 王妃平静的说:“自己怀的孩子就是华莱士,而非王子的,”老国王听了一命呜呼。 这就是情绪愤怒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情绪,就会任由情绪充斥自己的生活,甚至吞噬自己的生命,所以管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关键时刻。 在每一次发脾气之前,先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任由脾气控制,冲动行事。 孔子曾说:三思而后行。 在一件事情初始的时候,多思虑一些,才能避免因为冲动让自己变得更加糟糕,灭掉心头火,才有内心的清凉。
鱼朝恩经受不住禅师的嘲讽,立刻勃然大怒,这便是“嗔怒”,也是一个人无法控制内心情绪而起的状态。 有的人在生活中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由情绪驱使,但是殊不知,狂躁易怒的性格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把一点点小事都会看得比天一样大,过于认真就会夸大自身受到的伤害,而反击的力度也会更大,在这一来一往之中就会酿出极大的灾祸。 这样冲动行事的作风,会被人认为缺乏理智,难成大气候,人们会觉得你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轻视于你。 所以管住自己的情绪,放下自己的“嗔心”,学会让情绪适度,才是让自己人生平和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情商较低的人才不懂得控制怒火,更难让理智凌驾于情绪之上,成为怒气伤害的对象,所以自我疏导,找到一个合适的渠道发泄,才不会伤人伤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