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遵义程氏统宗世谱序

 程耀华图书馆 2020-01-31

[原稿]贵州遵义程氏统宗世谱序      
             ----大明柱国程钟灵源流世系之八大房系渊源考
     泱泱华夏,悠悠古国,自盘古开天辟地,炜炜黄帝,生民程族,受姓始于伯符,一脉相承延绵而久逴。 子之子曰孙,孙之子曰曾孙,曾孙之子曰玄孙。推而远之,奕叶云仍孟尝;所谓不知何人也?且也显晦。无尝迁徙靡定涣焉。而不可闻问,而欲联,而使之如一,此实难矣。然譬之水遡其源,千流万派可缕而析也。譬之木原其本,千枝万叶可条而分也。
朔(修改1:溯。理由:溯,向上推求历史根源。朔,此。)我系始祖程钟灵源流:“自黄帝至重黎,凡六世,著程氏所自出。”古称,圣人不独治,必需贤辅,设相天地之官。“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晨,敬授民时。”《史记》:“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重为南正,司天;黎为火正,司地。”出于高阳氏(颛顼),重黎世序天地。自黄帝传至伯符65世,伯符献三异[修改2:①加“之瑞(井里之璞、泰山器车、异亩之禾)周公为之曾作《嘉禾》,始有蒲壁朝封于程国,是为程伯子孙为始”。②理由:一般读者不知三异为何物;删除“封广平程国”,理由:它处另外表述],封广平程国。伯符为程国国君。子孙就以程国的程字为姓,伯符即是受姓一世始祖。②传至【周】周宣王,理由:全文单个朝代用“【】”,不协调。中兴有功,为安定司马,传仲辛、仲庚。仲庚公以司马官开司马之姓,即司马氏之始祖;仲辛公即我程氏之祖。因司马姓出于程,一脉相承,依陈习,两姓不得联姻。 其后繁衍蔓延于天下,至汉晋五代以及盛唐,代有源流谱或详者,世远也。至程婴救孤,为中华忠义之魂,至45世元谭勤政,为新安始祖。至宋78世颢、颐(修改3:加、去程。理由:颢、颐兄弟并称。)兄弟,史称“二程”。居河南伊阳县洛水乡。靖康之难,金人割据,两京失守,伊川裔俱从南渡,延及扬起闽广皆北宗。至大明柱国96世程钟灵:据程占鳌于道光二十年庚子冬月六日编著的程氏族谱《本氏归命、求世之图》河南缑山谱原文记载:“北宗明道系程钟灵世系:克绍:明道四世同弟克功自开封迁荥泽后又迁洛,德昭:明道九世迁湖北麻城孝感乡,万龄:明道十三世孙,明举人,长葛县令。明建文元年(1399年)卒麻城,灵柩运回河南归葬大杨坟,钟灵:明道十九世孙,明进士,圣召任职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落业鹅掌大丘,官世袭长昭信校尉,圣封 国柱,配林氏,生子聪。因国乱入川无考,望后人详查。” (修改4:记载内容加:“”。理由“”内表明是记载内容。)
传承《经单簿》和老谱记载入川迁徙始祖程钟灵:生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道十九世,新安52世。伯符96世。钟灵公是孝宗弘治末年(1505)进士,武宗正德二年(1507)校尉,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3)柱国。大明世宗肅皇帝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45年(1521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年号嘉靖。湖北麻城孝感有祖业。湖北麻城守业。圣召任职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落业鹅掌大丘,官校尉,大明授封世袭长官诏信校尉,其后续升至左柱国。离开麻城赴任扶朝任职,落业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嘉靖1553年皇封柱国(从一品)。后因西羌之乱,攻破吾族两城一县世系翰林院,程钟灵让位。(修改5:记载内容加:“”。理由“”内表明是记载内容。)(注:明朝年代:1368年—1644年)。(修改6:删除注:明朝年代:1368年—1644年。一般人对明在清前,有大致时间概念。)明正德1509年,蓝廷瑞等盘踞四川拥众10余万造反,明廷遣尚书洪钟征剿不利,后命太子少保都御史彭泽率总兵时源西征,程钟灵祖领旨从军入川。平定后驻守内江府,居高梁镇,其后领旨为业入籍四川省內江高梁镇西涯街石子岭落业,为入川始祖。与妻林氏生八子:皇封赐名:程聪、程明、程智、程慧、程定、程国、程安、程邦。(注:原名不详,望后人详考。),八人各有职业,弟兄出仕,或在举贡,或任监史,六行国,八行邦,自幼无职,后以寒窗加苦,选入内阁,亦称臣僚。有举人、贡生、监吏、唯国、邦二公升进朝廷,虽无公侯之职,后选阁公之品,名居高座,位极人臣。后人称住地为程家塆。八房子孙发达,今不完全统计,八房子孙现有10万余人分布西南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一脉传承名讳清清楚楚。
朝庭圣昭,程钟灵赴朝投身治国,留林氏只手撑家,真静幽娴,储充饶裕,广发善心,庭外有合水河一道,行人往来不便,常常岀现安全问题,林氏投资投劳修建卷硐大桥一座,桥上镌立碑记,名曰:八仙桥。以象征八房之荣。林氏冰心玉洁只手撑家修卷硐大桥的事迹,得到乡人和官府的煲奖。明世宗皇帝朱厚熜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钦赐圣旨:俢立碑坊一座,御赐题书对联:只手补完天北阙,冰心照破地中迷。横额:金石同心。
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圣主崩颓,当朝乱政,干戈不息,內朝阁么降夷入番。钟灵告老还乡,年度耄耋,九三寿终,葬于內江西涯南门外。其后,林氏向八子传授了程钟灵为膝下八子所著的离别诗,(后人将此诗作为寻根溯源的总诗句)。此后,八房离异,各奔西东。林氏率程聪程明随营乔木莺迁入黔。程智其后也迁至仁怀,慧、定、国、安、邦(五大房)迁徙其后。
关于程钟灵公以上的源流世系问题,余竭心倾力,30年执着敬祖亲宗、无私奉献寻根俢谱。为了继承父志寻根俢谱放弃了单位提拔机遇,余提前离岗,为寻根俢谱余几乎走遍全国祖籍地,精诚所致,宗祖有灵,终于孝感动天,在河南程永强先生等全国40多位程氏家谱研究、爱好者的帮助下,中华程氏十万谱会大海捞针详查厘清史料,于2011年5月25日程氏家谱委主任程宗成与程氏家谱委员程永强QQ群上发布关于程钟灵源流历史记载资料,后知联系方式通知了余,告诉査到河南缑山谱原根家乘源流《本氏归命、永世之图》记载。 
得此珍贵的程钟灵公以上的源流世系原根家乘记载文献,历代先贤对祖系的存疑期盼与余30多年的寻根艰辛,一幕幕在现眼帘,余己经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是感动上苍,宗祖有灵,厘清世系渊源。余此时此刻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是辛酸?是喜悦?是成功?是幸福?是感叹?……30多年执着敬祖亲宗、无私奉献寻根俢谱就为今朝这一记载?余己经是泪流滿面,……。余将此文献笫一时间电话聪系程天一先生。在电话中回昧起多30年来的寻根修谱历程,二人在电话中都己经泣不成声…。此时此景,只有与余才能体会到这种感受之味。
查清钟灵公以上源流世系,填补钟灵以上世系230年传承历史的空白,纠正了原谱记载钟灵公接辛一世系之误。同时,余与聪系嗣孙程天一还查清了钟灵公之慧祖、定祖、国祖、安祖、邦祖五大房之后人以及八房部份分散世系。至此,程钟灵膝下八大房后裔全部查清,大明柱国程钟灵世系是当今程氏最完整的世系之一。
     在寻根修谱过程中,查清了钟灵公之慧祖、定祖、国祖、安祖、邦祖五大房之后人以及八房部份分散世系。还帮助查清了在贵州遵义等地的离散宗亲世系:程万声祖支房宗亲世系、辛一祖支房宗亲支系、辛二祖支房宗亲支系、辛三祖支房宗亲支系。
2011年10月2日,贵州遵义程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以遵义地区13个县市程钟灵之八大房系(聪、明、智、慧、定、国、安、邦八大房系共10万余人)后裔统宗合谱。其中遵义地区13个县(市)的程氏宗亲系派也有10万余人参与本次合谱统宗。即:本次修谱史无前例(修改7:列改为例。),为西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修谱,印发数量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堪称西南地区姓氏修谱传承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参加谱汇的程氏裔孙近20万人,覆盖了云、贵、川及全国各地至海外。主要以钟灵公之八大房系为主、宗亲世系有辛一祖的支房世系、辛二祖的支房世系、辛三祖的支房世系、万声祖世系。合编成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简称贵州遵义程氏总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成都现代印刷厂承印,首印5000部。简称总谱。总谱支谱都统一五篇,编辑形式相同。遵义地区地(修改8:去“地”。)各支各系各派各房族续编的《程氏宗谱》(简称“支谱”。),(修改9:为简约文字,理由两个“支谱”合为一个。)。程钟灵之八大房系各自续支谱有9部(注:其中聪、智、慧、定、国、安、邦系各1部,明祖房为程万都系和程再止系各1部),宗亲世系辛一祖的支房世系自续支谱有1部、辛二祖的支房世系自续支谱有1部、辛三祖的支房世系自续支谱有1部、万声祖世系自续谱有1部。简称各系支谱,各系支谱首次共印5000余部。总谱支谱首印16000部。此乃贵州遵义程氏五百余年首次团聚,也是贵州遵义程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谨以告慰祖宗及历代寻根之名达先贤志士仁人矣!正本清源,告慰祖宗,族之幸矣。
明万历初年,时逢战乱,聪、明、智等扶老林夫人随营入播征夷,落户仁怀县安罗里三甲地名青菜沟。八房裔孙分居滇、黔、川、渝、豫、皖、苏、吉并海内外,有二十余世,逾两万余户,十万余众,枝繁叶茂,瓜瓞绵绵。贵州遵义仁怀,乃程氏祖籍(迹)发祥地之一。
八房系后裔缅怀祖宗之得,贤达名仕倡议成立“贵州遵义程氏宗亲联谊会”、“贵州遵义程氏家谱研究委员会”、“贵州遵义二程理学研究委员会”、“程钟灵系八大房族委会”。旨在敬祖亲宗,寻根问祖,忠孝传家,守纪守法,徳贤处世,耕读为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互助互爱,团结族人,传承理学,振兴家邦!聪、明两系贤达倡导组织并于2011年10月2日成立了贵州遵义程氏宗亲联谊会,在参加2012年11月28日威宁程邦祖系威宗程氏宗祠落成祭典会期中,余在威宁倡议组织召开了程钟灵膝下八大房总族委员会筹委会成立。2013年5月1日仁怀市物资大酒店正式成立了程钟灵系八大房总族委会。提议、倡导、带头岀资和集资,历时三年耗资130万余元修建助大明柱国程钟灵林氏夫人陵园竐工。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遵义地区地各系《程氏宗谱》(支谱)章节框架的编成,是编者以一棵虔诚执着的敬祖亲宗无私奉献之心,从80至90年代余与父亲洪崑先生两修家乘,谱藏北京国家图书馆。之后继承父志,30多年执着寻根修谱历程,以一颗敬祖亲宗虔诚之心,投入了毕生的心血,几乎足迹全国程氏祖籍地。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遵义地区地各系《程氏宗谱》(支谱)章节框架是历经数百余次修改编揖而成的。30多年执着寻根修谱取得今天的成果,是与余的贤良懿德妻子丁元萍女士及家人倾力支持密不可分。80年代初微薄的工资收入,除去寻根修谱花销,支付两个儿子读书和家中的费用已相形见绌。结婚30多年来, 家中大事小情都压在妻子肩上。余岀门寻根问祖,妻子为他筹措费用;宗亲世谊前来寻根问祖,妻子为余热情接待;族中公益事业、修缮祖墓需要出资捐款,妻子为余带头捐资!两个儿子除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投在了与父亲收集史料与修谱。余的家庭曾多次被单位和省、地(市、县)总工会评为“五好模范家庭”,曾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工会嘉奖。祖孙三代执着敬祖亲宗,呕心沥血寻根修谱,无私奉献地做好族中公益事业,先后编竣了明系桂花房《程氏史记·统宗新谱》、《程氏族谱》、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之程钟灵系之程明(二房)系之程万都(长房)桂花房(支谱)目录章节框架以及源流记载全部内容提供给了贵州遵义程氏编修总谱和贵州遵义程氏各支世系编修支谱作参考,为程氏寻根修谱奠定了基础。本系谱竣祭祖颁谱后,痴人不解对与错,心中不免隐隐绞痛,原本想亦可思退放弃不再过问事事,后因受程氏宗亲联谊会领导和族中贤达之抬爱,要我继写一本《贵州遵义程氏寻根修寻根修谱絮语》与族人、读者叙述分享。但心身疲备和有病缠身而久久都不愿动笔,因而只想在隔室家中带孙休闲享与天伦。2014年12月祭祖发谱后,吾继而又查清桂花房几支分散支系,在族人的希望与重托之邀下,要我续编桂花房《程氏宗谱谱增补一本》,旧事重忆情难退,一片虔诚敬祖心。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遵义地区地各系《程氏宗谱》(支谱)框架章节以及源流记载内容、桂花房《程氏宗谱》(支谱)、《程氏宗谱 增补一本》,是程氏族裔孙寻根的导航图、路线图、联络图、族人的身份证!是每一个程氏家庭的无价之瑰宝。凡我程氏族人都要好好收藏!实实珍惜!呜呼!余从不到20岁开始寻根修谱,如今已年近花甲,己是满头白发,为修谱压力劳心造成血液循环紊乱而病染“白塞病”,几次入院治疗而效果不隹,病中仍坚持努力不懈,事迹不及注者,又不知凡几也。记得父在世曾曰:旧谱湮而易晦,倘注册有间,世系有紊,将使祖失其孙,孙迷其祖,唏嘘叹息,怅然抱恨于无穷,朔我祖钟灵源头,是谁之咎耶?
少小勤学苦含辛,天降溯史司马人。木本水源怀先祖,敬宗睦族启后崑。
 自得姓受氏之始,经兵火播迁之余,而一脉相承,本源可溯,兹非其幸欤?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是,因40载执着寻根修谱而感叹,忆之不易而不禁怡然涕泪为之必以序。
编者敬文以序。
---2014年5月2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