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實修明示-天人合發“爆炸”的那一刻

 木东青 2020-01-31

在天人合發“爆炸”熔聚的那一個神聖的時刻,主要有以下景象: ⒈體內電閃雷鳴 行者在恍恍惚惚的功境中,神氣交融,化陰增陽,聚氣儲能到一定程度,在入定至深靜時,不可避免地出現真氣震動,引發天人共振,即在功態中猛然內聽到一雷聲巨響或悶雷滾滾。對於真靜中出現的共振展竅和合發作丹境,古今高人都唯象地用雷聲比喻,什麼“春雷”、“地雷”、“奔雷”、“隱雷”、“山頭雷”、“海底雷”等等,弄得後學稀裏糊塗。現將家傳和自己實證體悟披露,以惠有緣。
一是根據天人合發共振的力度,即按震級分,其雷可分

小雷,古人形象地稱其為隱雷;
中雷,古人稱其為悶雷;
大雷,古人稱其為奔雷、沖天雷。


天人合發成小雷的功效,疏經通絡;中雷為沖關展竅;大雷則為點火沖舉。雷震是生命修持工程中的禮炮,是勝利的號角。二是根據天人合發的震區分,其會陰震區稱“海底雷”;下田震區稱“地雷”;上田震區稱“天雷”、“山頭雷”。為了後學在丹道修煉中少走彎路,我把古今高人的雷喻點破。鐘離權的“達人采得先天氣,一夜雷聲不暫停”和呂祖的“地雷震動山頭雨,要洗濯黃芽出土”相近,此雷是春雷、預兆雷,因它到“黃芽出土”,還有一個“洗濯”的轉變過程。趙魁一的“金門炸,風雷到”,此響是真氣衝開氣管之聲,此雷是沖關展竅之雷。邵康節的“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與孫不二的“山頭並海底,雨過一聲雷”,其雷都是從下到上衝開脈結之雷。


以上功境,雖然行者體內雷聲不斷,便他功夫尚淺,理應加倍化陰增陽,聚光儲能,等待更高量級的天人合發、兩場共振。只有張紫陽的“雷聲隆隆震虛空,電光灼處尋真種”和園頓子的“十月聖、胎超脫出,奔雷震裂上丹田”,才是氣光嬰突破樊籠(肉身等)的沖天雷。實修經驗告訴我們:七大氣光庫內儲能越足,靜定之力越深,則震動之效愈大。當充其震動之量,直可沖頂而出量放時,才能在天人合發的當口,在真意的導引下,適機及時點火而象太空梭發射那樣,沖舉元神破頂而出,自由往返於宇宙和肉身之間,真正玩味自在超脫,探索人生之究竟。 四川城學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