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纳木错风光

 倩红 2020-01-31

七、7月30日,纳木错风光

我们早上5:00就起床了,离开住处,于6:00在如家酒店门前等候上车,6点过一点,车来了,是一辆越野小车。这时,加上司机,还有三位女孩,坐在中间的三个位置上,左侧两个位置,右侧一个位置,共有4人。妻坐在副驾驶位,而我坐在后面的左侧。对我来说,真担心路况不好,车子会不会很抖。一会儿,车又停了,上来了一位老师模样的30多岁的中年人,坐在我的旁边,车子就坐满了。

不过,路况非常的不错,都是柏油路。从拉萨到当雄,其路就是青藏公路的一段。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似两条巨龙,盘旋蜿蜒、忽左忽右的伸向无际的前方。细分下来,拉萨到羊八井可为第一段,这是一条深切的河谷地带,堆龙曲河水水流湍急,河床甚浅河水时宽时窄,宽时似激流奔涌,窄时又如一湾涓涓小溪。河岸上,夏日的清风下,青黄的青稞与嫩绿的小麦交织的铺在茫茫的藏北高原。堆龙河畔丘峦起伏,连绵不绝。藏式风格的村落散布其间,景色怡人,令人沉醉。

9:00,在行程85公里,用时约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羊八井镇。这里群山环抱而形成羊八井盆地,盆地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南缘的一个狭长带状断陷盆地,呈北东至南西向延伸。盆地南北两侧的山峰挺拔高耸,山顶发育着现代冰川,山谷中和山麓地带古冰川遗迹广泛分布。汽车在这里停了一会,稍加休息,然后我们又出发了,青藏线在这里呈90度的弯,由西北转而向东北方向而去。这里视野宽阔,远处山形峰丽,天静云蓝,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浸沉在无风的恬静和明朗的阳光中,地上绿草茵茵,是一幅非常秀美的图画。

过了羊八井之后,前方就是当雄,这一段可为第二段。临窗左望,是连绵不绝的群山,由南向北,一望无际,这是什么山啊!这就是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念青”藏语意为“次于”,即此山脉次于唐古拉山脉。好个“次于”,是仅“次于”吧!看那山形身姿,依然的磅礴,依然的有着唐古拉山同样的气度。

    群山掩映下绿绿的草地上,有一条曲曲弯弯的、晶亮的溪流相伴而过,时而远离我们而去,时而又走向我们,这条河叫拉曲,浅浅地、宽宽地如晶莹般的网撒在大地上。汽车继续前行,山峦如波浪般从我眼前淌过,凝望远山。离羊八井约20公里的地方,耸立起一座座高高的雪峰,峰岭洁白,非常壮丽,这是四座相拥而立的群峰,“这是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啊”司机这样介绍,“主峰有多高呢?”不知是谁问了一句,“7162米”司机答着。“云起雨来雾散时,满目念青皆神奇”。10:10后,我们到了当雄,从羊八井到当雄,去时一小时十分多。念青唐古拉山脉的西北横穿全境,海拔7111米的主峰位于当雄县宁中乡境内,呈现岭谷平行相间的较有规则的条状地形。

在羊八井以北20余公里,青藏公路西侧的当雄草原上,西北至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四座七千米以上的山峰,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坐落在一道派生的山脉上,海拔7162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中部最为突冗的高峰集中区。位于东经90.6℃,北纬30.4℃,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高峰的附近还有7111、7117、7046米等4座,按东西排列、紧密相接的山峰。在其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

汽车没有在走青藏线,而是在当雄左转,上了通向纳木错乡的道路,很快就走进了一个峡谷之中,这里应当是横切念青唐古拉山山脊,但见山势陡峭峻险,只是时而又能看到高原上那种山草稀疏、原石祼露的荒凉景象。柏油路穿山而过,如一飘带缠绕在高耸的群峰之间。清净的晶莹的雪水在峡谷中流淌着,河水中的鹅卵石在清明的阳光下散发出各种光泽,俨然如玉盘散落,水声轻扬,仿佛如天籁之音,是那么的清宁、动听。在一小片接一小片的绿草坡上,成群的山羊和牦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静静的,仿佛它们压根儿就不知道我们的到来。

到了,海拔为5190米的那根拉山山口,从山口远眺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这时的空气通透得令人窒息,风也特别的大,我们透过山口,放眼远望,远处有一抹清新的蓝,镶嵌着大草原上,如一汪清碧,湛蓝如玉。车没有停下来,刹那间,我们就跨过了山口,下山了,几个回弯之后,一望无际的是大草原,广阔无垠、壮阔雄浑,湛蓝的湖水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仰望晴空,天是如此之近,仿佛可以抚摸白云的温柔,但又似乎如此的远,一声高歌,是多么的空灵,那样的悠扬!我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嗅到绿草的清香,听到藏民的牧歌。

站在高原的这片土地上,身处凛冽的寒风中,我突然感觉到在太阳的烈光下,虽然明艳亮丽,却也耀眼夺目。我身着毛衣,才有了更多温暖。

纳木错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泊,俗称“天边的湖”。站在纳木错湖畔,纯净的湖水是那样的圣洁,我的灵魂在这里得到了洗涤,心灵受着极大的震撼。

仓央嘉错,我心中的诗人,正在圣洁的纳木错诵唱。

纳木错湖是很大的,我们无法观其全貌,而是选择某点来欣赏,有点以点概全的味道。这样我们就来到了扎西半岛。

扎西半岛在纳木错湖的东南端,由南向北延伸到湖中,其南北高约8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最窄处有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石灰岩构成的半岛。最北端有一座几十米高的小山。其形如倒着的靴子,靴底伸向了湖心,靴领则连接在高原的土地上。

11点30左右,我们在离半岛附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观景点,车子在这里停了下来,我们下车,大地青草铺垫,翠绿茵茵,浩淼无际;天空依然是那么的蓝,又是那么的通透,白云如丝丝柳絮飘荡在空中,柔和、细腻而美妙动人;向东望去,透过无限的草原,远处群山逶迤,山顶白雪皑皑,这就是著名的桑丹康桑雪山,这是我离开西藏,回到故乡后,才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知道的。

11点50分左右,我们继续前行,在半岛的靴领处下车,这时的时间是12点过,这里非常热闹,各地来玩的游客、当地藏民吆喝作,希望有一个好的生意。车辆穿流,人来人往。也有很多藏民用毡毛支起的帐篷。我们走进帐篷,喝了杯热腾腾的奶茶,身体感到特别地暖和,高原的不适也消除了不少。稍稍休息了一会,我们向北往里走,在左拐顺着人们踏出的羊肠小路,不过几十米远,就来到半岛的靴领处的西面的湖边,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了湖面的宽阔、湖水的清辙、彩云的清丽和天空的湛蓝。

有时候,夏除了雨,也有其它美丽是可以被分享的,尤其在西藏,在纳木错美丽的水畔。在那里,当我们面对着美丽的湖水时,仿佛灵魂都被荡涤了、净化了、内心被一种力量强烈的震撼着。

我突然间有一种不想离去的思绪,我多么想化作一股清风,飘荡湖里,把自己融化在这净白的水中。不离去,又能怎样呢?我还得离去,回到俗的世界里,还是把美存留在我的心中吧!

面向湖水,左面群山的中央山系,耸立着一座银色的山峰,这就是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不过,这与我们行走在青藏公路不同;青藏线上所看到的是主峰的东面,而现在所看到的是它的西面。神山圣水,相映相辉。因为它,也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因此而显示出独有的幽远、宁静和神秘的魅力。

与我同去的那位中年老师也在那里,他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湖,都是明信片上的那种,而今天来到这纳木错湖畔,才真正的感受到这已经不是美了,而是浸润到人的灵魂中的“圣洁”和“神圣”,一种净化灵魂的美,一种远离喧嚣、远离尘世的那种感觉。

我妻也随我来到湖边,拍了几张,因头痛,又返回车上休息去了。我继续的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

来过纳木错之后,从此在也没有心情去看内陆的湖泊了,这难道是我的错吗?

司机通知我们上车了,聚齐后,又向北驶向扎西半岛的深处,来到了称作“靴跟”部位。我们所处的位置,左面是纳木错深蓝的湖水,眺望远方,与纳木错珠联碧合的是南岸矗立着

的巍巍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与纳木错如一对情侣,相依相存。右面则是一座小小的山丘,小道上香客不断,拜山的信众络一不绝。扎西半岛是纳木错宗教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山洞,称之为莲花生洞,据说洞里有自然生成

的莲花生灵塔。山洞旁,就是扎西多寺,香烟缭绕,暮鼓晨钟。在朝北临湖的地方的山上,挂着很多洁白的哈达,也有很多藏民这那里祈祷、礼佛,这就是有名的扎西神浴门了。

山脚湖边,有很多用石块堆起的玛尼堆,也有飘动着的经幡。

我和妻在次来到湖,尽情的感受风的吹拂,沿岸有很多游客,尽情的玩着,唱着。也有藏民牵着牦牛希望有人合影。我妻即兴的牵着牦牛拍了张照,我也面对美丽的湖畔拍了无数张。

3点左右,我开始往回走,先到刻有纳木错的石柱前,照了张相,然后我沿着小丘的小道上山,向神浴门方向走去。看了神浴门和虔诚的信徒的祷告活动。在由北向南走不多远就到了扎西多寺。多个世纪以来,诸多高僧在这里修行过,据说其中也包括了莲花生大师。几十年前,退伍军人江白坚赞到各地漫游,在扎西岛上遇见了一位从昌都来这里修行了多年的宁玛派高僧,这位漫游者被高僧收作弟子,开始修习宁玛派教义。高僧回去昌都之后,江白坚赞继续在此修习。从1979年开始,江白坚赞带着僧众又修建起如今的上、下两个经堂,至此,便形成了两个小的寺院。江白坚赞说,在这里修行的一直是宁玛派僧人,从修行洞到现在修起来的小型的寺院,一直主供的都是莲花生大师像,所以这座寺院应该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宁玛派寺庙。我并未进寺,而是继续前行。

这时我看到路边的两个耸立的巨石。无数条经幡从石顶飘落下来,把巨石装扮的五彩斑斓。据说是

纳木错的门神。相传,纳木错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须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后方可朝拜纳木错,以保生意兴隆。

传说赋予了纳木错生命,纳木错属羊,所以藏族同胞有羊年转湖的风俗,这就是所谓十二年一转。每逢羊年,成千上万的各地朝圣者来到纳木错朝拜,并举行转湖活动。羊年转纳木错湖,马年转冈仁波齐山和猴年转扎日山并称为西藏三大朝拜活动。

天空云色渐浓,天灰了下来,我们上了车,四点的时候,离开扎西、离开纳木错、离开当雄,在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山之下,车停了下来,我们下车,照了几张相,这是匀最后的诀别吗?我有些伤感,昭为回到拉萨。晚上,我们在雪新村吃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