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awk4578 于 2019-7-3 15:12 编辑 一、:何谓工笔? 1、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2、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 (这支笔用来勾线,杆长20cm,出峰2.1cm,直径0.28cm)一般完成一幅画需要1-2支勾线笔,若干上色笔用于上色和晕染。 3、勾线的种类 勾线的方法经前人总结大致有18种,常用的5-6种就够了,以下作品种使用的三种线条展示: 1)、游丝描,本作用的最多的描法,以平稳移动为主,粗细如一,如“春蚕吐丝”,连绵蜿曲,不用折线,也没有粗细的突变,含蓄、飘忽,使人在舒缓平静的联想中感到虽静犹动。因其极细的尖笔线条,故用尖笔时要圆匀、细致,东晋画家顾恺之常用此法。 2)、钉头鼠尾描 3)、 铁线描,方直挺进,行笔凝重,衣纹有沉重之感。用中锋,行笔凝重、圆劲,无丝毫柔弱之迹。相对于琴弦描显得更粗些。适合于绘较为庄重的题材。其特点是粗细大致均匀,像铁丝一样,坚韧有力。 二、作品介绍 临摹《山茶蝴蝶图》-宋朝佚名 ![]() 名称:宫廷团扇【山茶蝴蝶图】 类型:纸本设色(真丝绢布) 大小: 木柄材质:玉竹 支架材质:黑檀木 产地:苏州,扇柄制作方面张老师选择了久负盛名的苏织。(自明清起一直在苏州设局织造宫廷所需的丝织品。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年依旧制。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的十三衙门。康熙、乾隆每次南巡江南,在苏州均宿于织造府行宫。) 材质简介: 玉竹:此玉竹非中药里的玉竹,而是毛竹先去皮,再经过打磨抛光,使其表面温润如玉,手感顺滑,所以叫玉竹。这个毛竹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江浙福建都有很多,是我国最常见的竹子之一。方便就近取材,这也是自古以来江浙一带制扇行业比较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黑檀木:别名:乌木、黑紫檀、黑白檀。大乔木,变化莫测的黑色花纹似名山大川,如行云流水,胜碧玉琼瑶,令印象派大师自叹不如。 三、开箱环节: 外包装是织锦面料 45度角 花木纹 四、作者简介 张屹(zhangyi),女,祖籍江苏省张家港,1968年1月15日生于老杭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现在是工笔画家、花鸟画家、作家。自小混迹于中国美院教学楼及美院教师宿舍楼,耳濡目染下,三岁即要求其父笔墨伺候。 张老师在17年出版的散文集《慢走哦,小时光》刚开始在杭州日报上连载,后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作者笔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杭州是一座温婉的小城,邻里亲人苦中作乐,相亲相爱;小墙门里、巷子里都是有趣的记忆;院子的角角落落,草木砖瓦,都承载着童年的美妙。 作者父亲:也是张老师的老师,张耕源,又名张根源,号散翁。1938年10月生,祖籍江苏张家港市。国家二级美术师,由中国美术学院退休,现系西泠印社理事 [1] 、西泠印社肖像印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肖像印研究会会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顾问、浙江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程院特聘艺术家、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等。 以上是关于作者的一些家世渊源,具体想了解的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和西泠印社官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