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指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导致心脏和脑血管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高达1500万人,其中,中国占了20%,每年因此病而故去的中国人高达300万,被此病折磨的中国人已经超过2.9亿!
而日本,却像是开了挂,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全球最低,仅为中国的1/75,美国的1/10。
心脑血管病可引发中风
二、喜食纳豆,或为日本人低发病率的原因
与中国人喜食用大量油盐香料烹炒炸制作的美食相反,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偏向“生”“鲜”“杂”。他们深信,各种食物均有'阴阳'之分,杂食的原则可以保证'阴阳'的平衡。
而另一显著特色,是日本人酷爱纳豆。纳豆,是黄豆经提纯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成,发酵机理类似于我国的豆豉,但由于其不含杂菌,不含任何添加剂,可原汁原味生食,其中的蛋白质与多种维生素可以更为有效地被吸收,其中的纳豆激酶更是得以最大程度地生存并对人体的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纳豆中含有大量纳豆激酶
三、纳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研究证实,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变异抗原蛋白,医学上称栓母蛋白,它广泛分布于血管中,可迅速让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形成血栓,促使动脉硬化。由于其具有游走性、隐匿性、基化性三大特性,一般药物很难将其根除。
英国科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文教授曾说:“谁掌握了溶解血栓的方法,谁就找到了慢性病防治的金钥匙。”

纳豆激酶的作用
有数据表明,纳豆中的纳豆激酶对溶解血栓有很好的作用,纳豆激酶可快速定向追踪游离于血液中的栓母蛋白,剥离拔出黏连在血管壁胶原上的栓母基化物,有效阻止血栓生成,恢复血液畅通。如能定时定量地食用纳豆,可有效补充血管内的纳豆激酶,对血栓的再次生成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国外已从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成分制成药品,并经过临床实验被证实确实有效。

纳豆激酶的作用机理
所以说,纳豆激酶的发现是人类的福音,纳豆开辟了食物溶栓的新途径,纳豆,或许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终结者。
虽然,纳豆激酶溶栓试验,目前因各种条件限制尚停留在体外试验阶段,纳豆激酶在体内的溶栓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喜食纳豆的日本人心脑血管发病率仅为0.4%(而我国,则为30%,其比率为1/75)的这一统计数据,无疑可以成为纳豆预防与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很好佐证。

黄教授自制的粽香纳豆
纳豆,作为一种食物,如能得到国人的广泛认可与喜爱,出现在每日的餐桌上,这不仅是一种美食的享用,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值得我们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