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为何是杨柳叶变的?为何还要放在后脑勺?

 傅茂恒 2020-02-01

一提起孙悟空,大家都认为他神通广大、天不怕地不怕,无论大闹天宫还是保唐僧西天取经,总是勇往直前。其实,孙悟空也有怕的时候。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为何是三根?为何是杨柳叶变的,放在后脑勺?

孙悟空:勇者有畏

在《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观音菩萨现身帮助收服了白龙马,将打道回府时,被孙悟空扯住不放,撒泼诉委屈显畏难情绪,甚至直接表明想摞担子不想取经了。

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甚么功果!

齐天大圣竟有害怕的时候?

观音菩萨听到后,想必会震惊,但同时作为取经项目的负责人,菩萨确也明白此西天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的厉害,孙悟空此时的畏难情绪更显得其“有勇有谋”,对此任务的艰巨有清醒的认识。孙悟空表面看是畏难,实则是向菩萨这位领导要支持。毕竟,一项艰难任务启动不仅要勇往直前,更须考虑风险、还有危难时是否有救命法宝。

为了取经大业,也可能真是爱惜孙悟空这个人才,菩萨遂保证“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身救你。”同时当即实际行动表示帮助和支持,菩萨从其净瓶杨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孙悟空的脑后,变为三根救命的毫毛,让他在危难时随机应变,救急苦之灾。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为何是三根?为何是杨柳叶变的,放在后脑勺?

救命毫毛的奥秘

为啥这救命毫毛只有三根呢?而且还是杨柳叶变的?还需要安放在后脑勺?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角色设定是心,是心性、心猿。例如原著一首颂子:“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医方类聚》也有说“上智人心有七孔三毛,中智人心有五孔二毛,下智人心有三孔一毛,愚人心只有一孔”的记载。

由此可见,三毛确实代表我国古人对于心性的一种认知。而这杨柳叶,在古印度被认为可以消灾除病,身患种种疾病者,应手执杨柳枝诵念真言。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即活,随风生长,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另在中药的性味归经上,柳归于心经脾经,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安放在孙悟空的后脑部位,也就有了镇服心神的意思。

果然,菩萨给的这三根毫毛,关键时刻真的救了孙悟空的命!

在《西游记》第七十五回中,唐僧师徒在狮驼国遇难,孙悟空被装入大鹏金翅雕的阴阳二气瓶中,撑也撑不破,打也打不烂,更厉害的是,没被太上老君八卦炉烧着的孙悟空,竟被此瓶的火把孤拐(即脚踝)烧软,孙悟空这时又心焦又恐惧,忍不住落泪:自己将做个残疾之人了!不能保师父唐僧西天取经。更叹自己昔日名高,竟有此大难!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为何是三根?为何是杨柳叶变的,放在后脑勺?

这真是到了“无济无主”时,幸悟空于此危难中,急而不忙,想起菩萨赐予的三根救命毫毛,用手一摸,果然脑后有三根毫毛挺硬着,而他身上的其他毫毛都已软熟,悟空当即把这三根毫毛变作金钢钻、竹片、绵绳,钻一眼孔,逃出阴阳瓶。

救命毫毛,我们都有

从孙悟空此三根救命毫毛来看,面对西天取经大项目,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都是抱着最好的期望,例如他困阴阳二气瓶中所说的取经团队“指望同证西方,共果正道”,但同时在取经初期,也在做最坏的打算,预估最坏的可能,遂得到观音菩萨的三根救命毫毛相救,才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做最坏的打算,预估最坏的可能,抱最好的期望,迎接最好的可能!认真领悟观音菩萨送给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发现,其实我们也已得到了此救命法宝:

在此疫情关键时期,我们也要勇者有畏,不能轻敌,一定要像孙悟空注意提前预防、做好保护,相信终会迎来雾散天朗的那一天!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为何是三根?为何是杨柳叶变的,放在后脑勺?

我是傅茂恒,一名跨界研究《西游记》的医科男,正在一本正经的解码《西游记》中的文化符号,更多有关《西游记》中的秘密,欢迎搜索、关注@广话西游文化,一起领悟《西游记》中不一样的生命智慧和我们的生命超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