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Arch Linux 打造自己的開源辦公環境
2020-02-01 | 阅:  转:  |  分享 
  
ArchLinux打造自己的開源辦公環境
把分区设置好,并且让用户定制很多东西,安装最新版的软件,而不是使用一个
需要很多更新的老镜像文件。
一些钟爱联想电脑的用户认为这是Linux系统自己的问题,是Linux系统本身
就不支持最新的RAID驱动模式导致的问题。然而,AHCI控制器模式本来是一
个非常流行的标准,而由于英特尔公司为这种新的RAID硬件写的代码“太糟糕”
而被Linux系统内核开发团队拒绝了。该团队要求英特尔公司提供这种硬件的
详细设计说明,但是他们一直没有给出任何答复。(這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啊!
這麼看來我的聯想小新的RAID控制器是沒法驅動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硬盤的發展簡史:
在我剛開始接觸計算機時還是286、386和486並存的年代,那時候的硬盤
以IDE並行接口爲主,之後SATA串行接口取代之,一直到現在SATA仍是主流的
硬盤接口。幾年前新的硬盤介質開始出現,這就是SSD,這種介質的硬盤最大的
特點是不再有旋轉的盤片,相比之前的機械硬盤安全性、抗震性、讀寫性能要更
好,體積還大幅減少,重量也大幅減輕,而且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成本也越
來越低,逐漸取代機械硬盤成爲市場主流。
隨着SSD硬盤的不斷發展,SATA接口也無法適應更高的讀寫吞吐率了,因而
又發展出了新的接口標準,那就是NVME,使用這種接口標準的SSD硬盤如果還
採用傳統的AHCI通道模式,則不能完全發揮出NVME的性能優勢,因此有些主板
廠家、筆記本生產廠家會特意在BIOS中屏蔽傳統的AHCI選項,而僅提供RAID
通道,這就造成一些比較老的操作系統不能正確識別由RAID通道接入的NVME
硬盤,這類操作系統包括WINDOWS7和衆多的Linux發行版,當然ArchLinux
也包含在內。如此一來,客觀上就造成了這類主板、筆記本電腦只能安裝WINDOWS
10及以上版本的系統,而Linux系統則沒法安裝的尷尬局面。
在RAID控制器的官方未提供Linux版驅動程序、且主板/筆記本電腦廠家又
在BIOS中屏蔽了AHCI通道的情況下,用戶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能屈服於
WinTel聯盟(microsoft和Intel公司形成的一種產業聯盟)了,即使現在Linux
系統已經支持NVME規範,但是沒有RAID驅動也是沒辦法識別硬盤設備的。不過
在業界的多次呼籲下,聯想公司終於提供了BIOS升級程序,因此大家可以在聯
想官方網站上下載並更新BIOS,這樣就可以選擇硬盤模式爲AHCI了,盡管AHCI
模式的性能比RAID模式降低了一些,但好歹硬盤能識別出來了。
最後希望將來Intel公司能開發SATARAID接口的Linux驅動或是將詳細、
規範的文檔提交給Linux內核團隊,以方便linux版驅動的開發。
盡管可以通過升級BIOS的方式解決nvme硬盤的識別問題,但還是沒能從根
本上解決問題,那個IntelRAID控制器依然沒法驅動,只能識別爲標準AHCI
控制器,浪費了RAID的多通道,降低了nvme硬盤的吞吐效率,我本人並沒有選
擇升級BIOS,我的本機硬盤仍然運行着WINDOWS10,而ArchLinux則在USB3.0
的移動硬盤上運行,速度慢一些而已。。。
ArchLinux打造自己的開源辦公環境4-61
献花(0)
+1
(本文系用勿龍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