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山水之精萃,融自然之秀丽, 透诗画之妙境,抒人物之情志, 融艺术之精深,成意境之丰美。 是古代文人思想和情趣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造园家历来首重意境之创设, 运用不同的材料、色、质、形、体 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 产生联想、遐想, 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园治》讲「三分匠,七分主人」, 园主的审美意趣在造园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者王国维指出 「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 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蕴含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和中国园林诗乃是一脉相承。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 前后呼应,最忌堆砌, 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园林韵律是园林形象体系中 形、线、色、块有条理地 重复出现、有规律地交替变化, 或比例均衡、错落有致地排列, 给人以律动感和流动感。 借鉴诗文的章法和韵律于造园, 增强园林的章法韵律美,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又一个重要特色。 园林是现实的, 其景物都是可感的现实物。 同时它又是「实中有虚」, 其意境就是可思而不可感的虚拟物, 虚与实的结合使得园林艺术 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意境之美。 图文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