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太长了,我们有点烦恼

 昵称66397013 2020-02-02

@三亩

清华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

致力护肤研究十六年

热爱文字的科学工作者

大家好,小蓝win7旗舰版激活密钥超级外链

(这篇文章发出来的时间,应该是周末。所以这是一篇跑题文,从明天开始,就正式复更了,感谢整个春节期间大家的陪伴。)

现在是正月初七,春节以来上海最明媚的一天。

忙完了午饭,儿子和我照例在阳台上聊天。

“爸,你听过《你的答案》么?”

“没有,你放给我听听看,好不好?”

“嗯,我给你放,天猫精灵——播放《你的答案》。”

也许世界就这样/我也还在路上/没有人能诉说

也许我只能沉默/眼泪湿润眼眶/可又不甘懦弱

低着头 期待白昼/接受所有的嘲讽

向着风 拥抱彩虹/勇敢的向前走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

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

哪怕要逆着光/就驱散黑暗

丢弃所有的负担

不再孤单

不再孤单

……

我抱住儿子:“谢谢你,这首歌真的好听,你在哪里听到的?”

“一两个月以前吧,在广场上听过。我觉得好听,就回来找到了。”

孩子

我们总是想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真善美。

怕他们走错路,吃大亏,错过很好的机会。

仔细规划,百般照顾,希望他们一帆风顺。

保护伞太大,会遮挡视线。

我们觉得《春江花月夜》好,觉得《念奴娇·赤壁怀古》好,觉得《少年中国说》好,所以我们让他们背诵。

我们太忙了,当他们想要跟我们说说王者荣耀,聊李白和项羽的大小招数时,我们总是不耐烦:

“你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

我们太忙了,当他们想要跟我们说说学校的事情,谁和谁又吵架了,哪个男生喜欢哪个女孩,我们总是催促:

“快点去洗澡吧,早点睡,明天还要早起呢。”

只有在这样漫长的假期里,我们突然有了时间,能够听听孩子们讲故事,讲他们的感受。我们突然有了机会,去知道孩子们看什么书,聊什么游戏,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这些成年人又太不敏感了——或许我们压力大吧。

我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眼睛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另一个管道。

也许他们告诉我们的,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虽然在他看来,那可能只是一首歌,一句话,一个他朋友的看法。

吴军老师写过一篇文章,说他大女儿高中毕业的时候,校长要求孩子们给家长写封信。

她除了表达感激之外,讲到一个观点:

“既然有了白天就有黑夜,那我们就不能只要白天,不要黑夜。因此,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对某件事情的喜爱,就不允许别人做相反的事。”

换个高大上一点的说法,我觉得孩子说的是:

“真理的反面,是另外一个真理。”

如果菲兹杰拉德来说,会更漂亮一点:

“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孔子说得极度清通简要:

“君子中庸。”

只要我们认真去听,孩子们就能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他们敏锐的观察里,有哲学。

其实,我们也在帮父母观察。

父母

我和老爸去年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责任全部在我)

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终于有机会电话长谈,挂电话之前,他说了一句:

“孩子,人老老一天——时日无多的年龄,你会特别在意声名,尤其是在熟人圈子里。”

我沉默了很久,忍住眼泪,没有说话。

父母生长的年代,报刊杂志上的文字,都是层层审稿才能出现的——是绝对权威的体现。

他们接触微信微博,毕竟才几年时间——上面的虚虚实实是是非非,他们几乎是没有免疫力的。

我们已经是父母的眼睛和耳朵——他们接受教育是在三十年前,如果我们不向他们伸出手,他们可能会被时代的列车遗忘,站在某个过去时间的站台上,离我们越来越远。

父母的心志

孟子说曾子侍奉他老爹曾点,每次给老爷子吃饭,都有酒肉。

吃完了一定要问老爷子,剩下的那些酒菜,给谁?

(古代有酒有肉大概就算一顿大餐了,如果有剩下的,要么下顿饭再吃,要么施舍给别人。所谓“宁可撑死个人儿,不能占着个盆儿”。)

等到曾子老了,他儿子曾元侍奉,曾子吃完了问:“还有吗?”曾元就会回答:“没了。”

孟子说曾子这个是孝顺,因为“养志”——让老头儿有掌控感,至少那么一点点掌控感。

《关系攻略》的作者熊太行说,和父母相处,就是这么一点技巧:

让他们觉得自己重要,让他们觉得有掌控感。

如果有可能,发消息的时候不要称呼“父亲母亲”,而要用“老爸老妈”,或者“老爷子老太太”,更好的是“双桥村最精神老头儿”和“福寿街首席广场舞大妈”

——称呼一变,父母的感受就变化很多(根据家里的情况来调整),他们会觉得自己不一样。

对于一些不重要的谣言,比如“方便面伤肾”或者“盐水漱口有助于防病毒”,开开心心地接受,并且郑重其事地(当老人的面)告诉自己的孩子。

对于一些严重的谣言,比如“胸痛应该马上服用***和***”,找到足够权威的医生和杂志,单独花时间跟他们交流——注意方式方法,也可以做成老人喜闻乐见的图片。

让自己成为父母的眼睛,让父母变成他们小群体里面的“权威信息源”——想办法给他们掌控感。

再过三十年,或许人工智能已经全面铺开,我们就是那些很容易上当受骗的老人,而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像我们帮助父母一样,帮助我们。

另一种观点

感谢这个漫长的假期,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社会变化太快了,以前人类能用一辈子的信息,如今二十年就过期了。

父母需要我们的帮助,否则不但容易上当,而且内心会恐惧。

我们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否则我们会很快跟不上时代。

感谢孩子们让我们再次经历成长,也要感谢父母提前让我们体验衰老。

如果我们只是专注于自己的那点工作,就太傲慢了——不是对父母和孩子,而是对于这个飞快前进的时代。

祝 冬安

三亩

2020年1月31日于南汇

今天是春节游戏活动最后一轮的最后一天,大家攒攒劲儿,拿下最后一城!

文字编辑:Yuki

版式编辑:510

快来互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