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故事:才女如何动人心(二)

 高山仙人掌 2020-02-02

诗话故事:才女如何动人心(二)才女诗经典—卓文君的《白头吟》

 

提到“才女诗”就不能不提到卓文君的《白头吟》,很多时候,后人是将卓文君的《白头吟》和谢道韫的咏雪相提并论的。

 

汉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恋爱故事是很动人的。传说,成都人司马相如穷困时在临邛富豪卓王孙家作客,在饮宴中偶然见到卓王孙新守寡的女儿文君很美貌,于是弹琴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文君为其所动,要嫁给相如,但文君父母嫌他穷不同意,文君与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是个贫苦文人,家徒四壁,生计无着,过了一阵只好同文君回到临邛开个小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涤器。卓王孙大为恼怒,不忍爱女抛头露面为人取笑,只好“与钱百万,令归成都”。

 

后将司马相如赴选,过升仙桥,题柱曰:“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司马相如来到京城向皇帝献《上林赋》,为汉武帝赏识,拜官。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下《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曰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这首卓文君写《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

 

《万锦情林》上的《白头吟》是两首,和上边的一首有差别,但还是能看出上首诗的影子:

 

  其一曰:

晓如山下云,皎若云间月。良人有两意,故与相袂别。

 

  其二曰:

今日斗酒问,明日沟水头。蹀躞沟水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女不须啼。头边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是否为卓文君所作,有争议。《宋书·乐志》大曲中有古辞《白头吟》,《玉台新咏》列为古乐府,《乐府诗集》收两篇,都不言卓文君所作。天马人龙只讲故事不考证。《全唐诗》收录了大诗人李白的两首《白头吟》,从中我们能看出李白笔下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梗概:

 

其一: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将买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归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时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其二:

锦水东流碧,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谒武帝,赤车驷马生辉光。

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闻道阿娇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相如不忆贫贱日,官高金多聘私室。茂陵姝子皆见求,文君欢爱从此毕。

泪如双泉水,行堕紫罗襟。五起鸡三唱,清晨白头吟。

长吁不整绿云鬓,仰诉青天哀怨深。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枝羞故林。

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赠君表相思,罗袖幸时拂。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还有梦来时。

鷫鸘裘在锦屏上,自君一挂无由披。

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

覆水却收不满杯,相如还谢文君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有青陵台。

 

除《白头吟》之外,显示卓文君才华的还有《两地书》的传说。司马相如到长安做官后,一去五、六年才传书一封,便是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仅有十三个数的两地书》。卓文君才思敏捷,一眼看出他的“无亿”(谐音“无意”)负情,于是非常伤心地写了封回书,将十三个数字依次镶嵌进去: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在收到这封回书后,发现卓文君如此才华出众,于是收敛别念,与妻重归于好。《两地书》还有别的版本,一说下半段为后人续作。至于《两地书》和《白头吟》孰先孰后,或是同时并发,一举挽回司马相如“驿动的心”,那咱就无法考证了。诗话故事本来就是看故事学诗,传说真假对我等诗友来说似乎不太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