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的启发—学国学宜书读百家、刨根问底、学以致用,不宜禁锢

 翰林钱府 2020-02-02

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下来,实际很繁杂,但捋一捋,阴阳文化是核心之一。当然这可以数理表达成太极、周易、五行等等。

昨天一位网友提醒,说国学和传统文化也是有所区别的。也是。昨天的这篇连载看来说的未尽意,今天再补充一些。

甲骨文的启发—学国学宜书读百家、刨根问底、学以致用,不宜禁锢

国学通常被理解为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这部分,我也基本按此理解。

但如果按这个定义,那这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就不免有些良莠不齐,其中部分内容甚至脱离时代了。这个识别优劣的工作,也是学国学比较困难的障碍之一。这个识别工作实际很累,也很主观,往往跟一个人的整体认知水平有关。

同样一本周易,季羡林大师学到的厚德载物的道理;而一些人累够呛,终于学懂了其中一点数理,就开始学算卦了;还有一些学不懂的,就叫唤这周易不讲道理,没有道理。这就是认知能力造成的差距。这三种网上都可以看到,这也是网络的好处,很反应现实的学国学的情况。

一些人学的禁锢,就不免又把其中的垃圾翻出来,当作发现了好东西。对于这样的人,我的建议是,学不如不学,还不如到孔庙拜拜孔子,在家拜拜关公,知道仁义两字也就可以了。比学来垃圾要好。

学什么,通常总有偏好。因此,一些人学了孔子批老子,学了老子批孟子,学了道学批佛学。实际这没必要,书读百家,能贯通最好。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来看,儒释道争辩千年,最终“理”这方面却走向一统,也就是形成了共同的认知。因此,基于偏好的批评,往往很主观,很片面,通常就是唯心的“我以为”,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广泛的学习,还扰乱了不懂的人的学习。

而且,有什么的批的?该批的历史上专业的人士已经批了,你批的也往往是拾前人的牙慧而已,还显露出很不专业,认知能力比较低的问题。这在网上,基本就no good no hope了。网上通常是用脚说话的,不会给你面子的。如批的不专业,捧臭脚捧又捧得不好,还错把垃圾当宝贝,这就太容易露怯,充分暴露出无知。还不如学学有共同认知的这部分,还得大多数网民的民心,因为是共同认知嘛。

一定要找找毛病,那看看专业人士是怎么批的,这学习的量就更大了。知道别的专业人士的想法,再考虑自己的是否有异议,你这已经是在弄学术论文了,可以找正规的学术渠道发表试试,就没必要在网上混了。这是娱乐场所,不是专业论坛,这还是要分清楚的。所以,刨根问底这个更难,需要付出比别人学习更多的努力。

个别人总是抽冷子留言冷嘲热讽,偏言相讥。不用气恼,网络就是这样的。你只要说东,必然有人说西。这才显得他鹤立鸡群,异于常人的伟大,你也就做做好事,给人一点露脸的机会。当然了,你也可以查查这种人的号,往往是僵尸账户,多少年不上来一趟,上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泄、发飙的。正常人在人前是不敢这样的,因为这有损形象。但是在网络就有些不同,他可以隐藏在网络的阴暗角落里,不时的放冷枪,把心中的阴暗面、魔啊、妖啊充分的发泄出来。所以这样的有心理疾病的,不理就是了,他发泄发泄也就好了。网络对于这种心理疾病,还是有很好的治疗意义,相当于西方的心理治疗的“话疗”了。这样都能治病救人,这网络也是善莫大焉。所以,上来混的网友,对这种情况,还是淡然处之,哈哈就可以了。

甲骨文的启发—学国学宜书读百家、刨根问底、学以致用,不宜禁锢

古代的“仕”把治国比喻成“治大国如烹小鲜”,而现在有些人理解错误,反着用,”烹小鲜如治大国了。“这错误实际很大。

古人的很多书籍都是“仕”“书生”写的,很多人通常都是古代的小领导干部,而写的东西也往往是劝慰君王,出点小主意,说说自己的理,也就这点小目的。这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用处并不大,当然也有用,看看古装片的连续剧,能够理解一下古人为什么是这么玩的,也就能起点这么个作用。

一些人看了点古文,又冲动兴奋了,居然又以为学到真理了。我就纳闷这种人,真理有那么多吗?把这些老古董生搬硬套地拿到现代来,还指点别人。这就不免秦俑归来,冒充木乃伊了。现实生活中你也敢这样吗?对人也这样吗?那不是疯了,就是被炒八遍鱿鱼了。也就在网上,趁人不认识,月黑风高之际,发发疯而已。

不说账号都是有身份证的人吗?这难道也是假的?网络这东西,真让人不省心,哈哈。

一些人悟空问答提问的问题也总是喜欢找什么真理啊,大道啊,万事万物的真理啊,等等。一开始我也以为这些人的确是有问题没有解开,就唯物的答了一点。还劝人家唯物一点,学点唯物主义不累,还简单。搞唯心,不着边际的整天胡思乱想,在那“我以为”多累啊。后来才发现,自己愚钝了,这些人明显在玩耍,糊弄问答这个后台机器人呢。他们并不在意这个问题是否可笑愚蠢,在意的仅仅是粉丝、点击率。哈哈,才懂,我又笨了一次。

真理哪有那么多啊?就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嘛!

至于动不动就家国天下,指点江山,发现大道、真理的,颠覆历史的,通常我也是哈哈。正经书上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真的很娱乐。文章娱乐,人也娱乐。为何不哈哈哪?开心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甲骨文的启发—学国学宜书读百家、刨根问底、学以致用,不宜禁锢

从数据显示看,30岁以下的网友占80%左右,从热点词来看,新闻、实事占很大的比例。反倒是整天说研究国学、研究传统的、研究史哲的,必不占多大比例,属于网络的弱势群体,冷门领域,这符合头条的导向。

也就是像我这样有点老的老东西,在这混的并不多。实际是还没发现这里的乐趣,这个市场还有待挖掘,但是需要这软件的功能进一步简化才好。像我这种研究甲骨文还学python的有点神经分岔的老东西并不多。软件的简易还是挺重要的。实际就网络市场而言,我们这帮老家伙才更有时间泡在网络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尚未挖掘出来的潜在的顾客群体。年轻人忙着生计,上网时间有限,天天泡网上的,往往是不务正业的。生活很性感,现实很骨感。

岁数大的人,通常也并不太会用这繁杂的系统,往往张冠李戴,回贴子、点赞、找文章都有点障碍,通常是抽空看见什么,就随手弄一弄,玩的也挺开心。在孩子堆里面闹一闹,心态会年轻,有助于身心健康。而且几个不相识的网友讨论一下诗词、书法、历史、哲学,也挺快乐。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少拿出来两人正经探讨一下,网上这却是乐趣。我也就跟着凑热闹,把看的国学拿出来,一起学习。正好有不通、不懂的,也有贵人指点一下。

实际上,岁数大一些的,思想相对保守,相对顽固,学传统文化,容易陷入禁锢。

甲骨文的启发—学国学宜书读百家、刨根问底、学以致用,不宜禁锢

这就还得说一说,现代的文化有些什么?

哲学方面很简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文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保留下来的优秀的一些内容以及现代的人文发展。国学、传统文化优秀的部分,往往在这里。自学的国学内容,往往这里没有,但是里面垃圾也多,而且容易形成传统的禁锢和分不清垃圾。

理科方面:

数学主要是西学。

物理学的西学也较多。但是外国人这方面好使的、有用的,通常藏一手,不教我们。中国人一生气,就自己研究出来,例如量子卫星上天了,原子弹、氢弹这都自己研究出来的。至于最近的芯片小麻烦,假以时日,肯定也有国产的了。

艺术方面:中西结合,本土的一样正常发展。

医学方面:中西结合,中医的传统文化被分解为中医医学和中医传统文化两部分。

等等。

想学国学还不禁锢,那么只能先了解现代文化的内容,才能在文化方面与时俱进,与世界一起好好地玩耍。

顺手也说说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不同:

一些不懂医学的却闹哄哄的在那反中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反什么呢?实际就是为了要点击率,找骂而已。网络上,你骂他是帮他凑点击率,骂的越欢,他越高兴。因为点击率上去了。骂的、支持的,最后说的往往跟中医都没关系了,都在混点击率而已。因为网上中医算一个常驻热点啊。网络上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与现实不是一回事的,所以叫虚拟世界。这很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文化。

这种人就不要谈现实中的脸面问题了,在网络上,不要脸也是一种也是生财之道,生财的方法,木子美、芙蓉、苍井空、现在又出来一个方舟子等等。为了中国的网络建设,这些人也发挥了很大的努力,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你骂呗,人家反正也不在乎,但是钱还是人家赚去。网络这种文化,很奇妙,与现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头条,文化领域爆文不多,通常3000粉丝,真正的阅读量也就是上百,极致上千而已。我的爆文点击率在4万到7万,都觉得奇妙了,但是通常这种文章的内容都不是文化类的,往往说点玄学类的容易出文化类的爆文。就一首“爱是什么”的诗歌,居然四万浏览,看来这属于共同的认知。其他文章,正常几百阅读。互相通报一下这数据,也劝一些人不要太在意这些数据,在这里好好玩,才是重要的。

也即是你想出几十万、上百万的爆文,别选文史哲这类的垂直领域,选时事、热点,那机会大些。我也不会别的,就学习一点国学,研究研究反正谁也认不全的甲骨文了。

前几天一位网友见我写了几本书,就挖苦我,说写书赚多少钱啊?我没好气的回复,指望写书赚钱,你做梦呢?你是地球人不?写书不过是说说想法而已,是乐趣,赚钱还是干点别的吧。哈哈。

甲骨文的启发,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启发,一个漫长的溯源之旅,喜欢的,关注笔者,一起玩耍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