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官服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白圈?并非装饰品,而是为了方便皇帝

 天使之剑 2020-02-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国,哪怕是在服装上也是自成一系,并且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阶级划分十分明显,所以把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身份,所专用的服装都不同,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官服了。要是穿错了衣服,轻则受罚挨批,重则掉脑袋。

《周易》中有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可见服装统一的重要性。当人从服装上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对于君主才会更加的忠心嘛。

要说最为早期的官服是出现在夏商时期,当时的材料有限,都是用一些皮、革、丝、麻等材质来制作衣服。在制作官府的时候,还有着很多特殊的讲究。

上衣代表提案,下衣代表地。在颜色上也统一用上玄下黄,以代表对于天地的崇敬和信仰。虽然在风格和内容意义上,后世有很大的改动,但是衣冠制度自此便有了严格的区分。

到了西周时期,逐渐出现了长及足部的“深衣”不再是看着像穿个裙子似的了,而秦朝的官服则更像是一种礼服而且从皇帝到百官都是采用黑色的看起来有几分霸道总裁的意思。汉的官服,承袭前朝,同样是宽袖束腰。

到了唐朝时期,对于官服便有了多种的划分。不同的品级所穿着的衣服颜色便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官服的样式和色泽多达20余种。到了宋朝时期就更厉害了,连衣服的款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原先的官服更是分为了祭服、朝服、公服、礼服、丧服等。

不知道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宋朝的官服衣领上,都会有一种白色的项圈,好像显得很多余。既不能保暖,而且看起来还怪怪的。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没错,这并不是什么装饰品,主要还是为了方便皇帝。

虽然这个白色的圈子并不怎么好看,但也不是想穿就能够穿得上的。《隋书·礼 仪志七》中记载这种圆领:“七品以上有内单者则服之,从省服及八品以下皆无”,意思就是说要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有,一般的地方官想穿都不能穿。

可以说就这么一个白色的圆圈,那可是身份的象征。但是对于皇帝来说,仅仅是用来辨认王公大臣所用的。因为官员服装发展到了宋朝时期,太过于繁杂了。而且人又多,皇帝根本记不住,所有才有了这个代表着特殊身份的圆领出现。

当然不仅是如此简单而已,毕竟是一朝的官府。这种款式的圆领设计,同样也是对于天地的理解。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领口的圆所代表的便是天是天命,而下面的方型代表的则是地相对应的是皇权。

不得不说宋朝的统治者还真的挺会想的,不知道是哪个天才设计的,这么个小圆领一面方便了自己辨认,一面又提醒官员要恪守君臣之道,以及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