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家书》听后感

 十月苗苗子 2020-02-02

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这样一个普通人的成功:

少年时代,勤奋读书,却被老师嫌弃为笨学生;

青年时代,立志要成为一代圣贤,却发现自己气量狭小、爱和同学起哄、爱抽烟;

中年时代,立志要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却受尽磨难、气愤到想要自杀;

老年时期,他主张西学东鉴,让国人学习先进西方文化知识,却被人骂做卖国贼。

他是谁呢?

他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圣贤的成功,我们望尘莫及;普通人的成功,对我辈反而更有激励和指导意义。

而曾老师,恰就是这样的普通人。

听完第一节,我就忍不住感叹:我悔自己读书少,但好在尚为时不晚,更好在我会行动。

听《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几点

一、 他的发迹

从小被老师调侃资质平庸,戏称"若连你都能考上进士,我就给你做书童"。

还有一则曾国藩老师读书的故事。

某个冬天的夜里,一个小偷藏在曾老师家的房梁上,准备等他睡觉后偷点东西。

结果,曾老师一直在背书、一直不睡觉、却一直背不过。

南方的冬天,夜里非常寒冷,小偷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跟曾国藩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笨啊!"

然后把他一直在背诵的文章从头到尾、流利地背了一遍,之后就扬长而去。

如果是你我,遇到这样的情境,会怎样?沉思一下。

连一个小偷都不如,就此颓废、自甘平庸?

还是,连小偷都能把书读好,更何况我这个读书人了?

亦或其他......

我揣测不到曾老师当时的想法,但是他之后的行动为所有被冠之"笨"的人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他更加认真、刻苦地读书,直到他考上官衔。(我对官名不太敏感,嘻嘻,而且这个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

二、他的自律

1、 戒烟

曾老师爱抽烟,立志要把烟瘾戒掉,为此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曾国藩",瞅瞅这动静多大。

很打脸的是,虽然他克制了数月,但还是没能忍住同学们的诱惑,又开始抽烟了。

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打脸时刻!一代大师尚且如此,何况你我。

但,看大师后来做什么了。

之后,曾老师决定换一个学校,心想换一个学校没有人认识他,就没有人引诱他抽烟了。

但他发现,他还是忍不住会抽烟,也时常在晚上反思自己。(这,是大师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有一次,他下意识地去拿烟壶,脑子里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拿烟壶的动作戛然而止。他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烟壶,之后找到一把斧头,把它杂碎了。

这件事情,他没有跟任何人说。

之后,他再也没有抽过烟。

有没有感觉跟"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制定"日课12条"

具体的哪12条,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其中第一条,就是早起。他不仅要求自己早起,还包括自己的家人和整个湘军。

2019年10月份之前,我因为上班的原因每天早上都能在5点半(甚至更早的时间)准时起床,但是之后换工作了,加之时间自由,中间确实有些许怠惰的时候。

看到曾老师的"日课12条",就那样看到心里去了,我还是比较佩服我的执行力的,说干就能干起来。

也是在学习"日课12条"的时候,我没忍住感叹:后悔自己少年时期读书少,低估了圣贤、大师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有些年少轻狂。但好在自己现在还不老,真的很欣喜。

三、 他的家风

1、八字家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借鉴可借鉴的。

书——要坚持读书的习惯。读书并非为博取功名,一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二来有一技之长、可以靠专长养活自己。

蔬——蔬菜,要自己种植蔬菜。

鱼猪——养鱼和养猪(养鱼观赏可以,用来吃掉的鱼就不要养啦,猪也是一样,我佛慈悲啊!)

早——就是早起的习惯。

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自己的家务。

考——祭祀祖先。

宝——与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财富。

曾老师点燃了我内心的火苗,家规要践行起来。

2、尊重孩子的选择

曾老师以身作则,很会教育孩子,他的家族里出了很多名人,像外交家、数学家等等。

如果孩子现在跟我们说:妈,我不想参加高考!我们会是什么反应?

曾老师的大儿子,当时跟曾老师说:爸,我不想参加科举考试!

曾老师没有立刻翻脸、拿出家长的架子,而是把儿子叫到跟前、坐下,平静地跟儿子交流:你不想参加科举可以,但是你需要告诉我你想做什么。

儿子说:我想学西学,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

知道了儿子的志向,曾老师以身作则支持儿子,这就是曾老师家族诞生的外交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古人、指导自己。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自己的现在。

如果你现在30岁,那么后面至少还有30-40年,那么你是否愿意花1-2年的时间去做一件让未来30年都受益的事情?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四、他的为人处世

在组建湘军、处处受难之时,重读老庄,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曾多次悔恨、内疚自己年少无知、无意间得罪人了还不自知,不懂得乖巧与人相处,到处是楞。

心想,自己这性格恐怕一辈子都交不到朋友了吧。纵然悔青了肠子,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没有指路人,殊不知圣贤的书籍就是最好的老师和人生路上的指路人。

曾老师真的是一位好榜样!

最后,我想套用《摔跤吧,爸爸》里面的一个句式来结束本篇分享:

曾老师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功,更是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笨"的人的成功,他就是榜样、就是标杆,他的成功我们可以借鉴、甚至可以模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