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里的孙悟空 《西游记》是一部给人很多感悟的小说。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孙悟空,看他如何由'齐天大圣'被'人际关系'折磨成了'无能之辈'! 孙悟空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奇特,无父无母。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当提到一个人不善于跟别人打交道时,就称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跟所有人都'没关系',不进行'人际交往'。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没关系'的人:诞生地干干净净!后来孙悟空占山为王,又跟随菩提祖师学习法术,成为天上地下很厉害的一个人物。他不服管教,大闹天宫,托塔李天王够厉害吧,可带领10万天兵天将都没有降服孙悟空,最后玉皇大帝无法,请来如来佛祖才收服孙悟空,压覆在五行山下!在《西游记》里,真正能降服孙悟空的只有两个人:如来佛祖,菩提祖师!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但是,随着孙悟空被唐僧解救出来,我们看到他一个很大变化:能力逐渐下降,没有从前那么有本事了! 孙悟空能力逐渐下降 比如在降妖除魔的时候,孙悟空一次比一次变得缩手缩脚。当然,你可以说这其中有唐僧掣肘。唐僧是个肉眼凡胎,分不清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妖怪,妖怪变化成好人来迷惑唐僧,唐僧就心软了,所以孙悟空在除妖时,就得顾虑唐僧的紧箍咒!三打白骨精是个典型的案例,这一次孙悟空干脆不干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回花果山占山为王,多么自由自在,省得受你老和尚的窝囊气!直到猪八戒来请,以花言巧语给孙悟空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孙悟空才返回。几次三番被唐僧念咒,孙悟空当然学乖了,不像以前那样直性子: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分辨地黑白分明,他渐渐学会了'模糊策略',看透不说透。这诚然是唐僧调教的结果,但最主要的是孙悟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或者说人与妖之间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人际关系'! 三打白骨精很考验悟空的耐心 唐僧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年轻时看《西游记》,觉得81难是随机的,年龄渐长后才明白,81难是如来佛祖安排好的,都有剧本!目的是考验唐僧西天取经的意志!这同时也决定了唐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妖怪,都是没有危险的!否则的话,妖怪们要吃唐僧肉,不是早就吃了,可我们看到,一旦妖怪们捉到唐僧,就会留到明天晚上再吃,给孙悟空等人营救唐僧留出时间。妖怪们既然大多都是安排好的,这就说明:妖怪们都是有后台的,也即都是'有关系'的! 唐僧不断掣肘 青牛精是很厉害的一个妖怪,给唐僧师徒制造了很多困难。它有一个法宝叫做金刚镯,能够套走别人的兵器。孙悟空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在对阵青牛精时战斗力不断下降,以至于不得不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但搬来的救兵毫无效用。无法,孙悟空只得去求如来佛祖,看这个妖怪到底是什么来历。后来辗转才查明青牛精的来历,原来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骑,趁着看管的童儿睡着,下界为妖!孙悟空举棒要打,太上老君道:'悟空住手,饶了它吧!' 遇到有关系的就没法了 最后太上老君把青牛精收服,坐在背上返回天宫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说明到了这时候,孙悟空在降妖除魔时,已经不是单纯地举棒就打,而是要找它的'后台老板',运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学乖了',发展到'运用智谋'的阶段了! 看谁的后台硬 这样查找妖怪'关系网'的例子还有很多。 青毛狮怪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黄眉老佛是弥勒佛手下的童儿,另外还有金毛吼、鲤鱼精、金翅大鹏鸟等妖怪,不是来自于天庭,就是来自于西天。甚至连金鼻白毛老鼠精都跟托塔李天王是义女义父关系,这说明老鼠精非常聪明,懂得经营'关系网',所谓的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也! 玉帝 孙悟空由最初的天不怕地不怕,到后来战斗力逐步下降,是堕进了'关系网'的缘故。大部分妖怪不是跟这个神仙有关系,就是跟那个神仙有关系,好不容易战胜了,刚要打死,就有一个神仙出来:'悟空且慢,饶它一命吧!'孙悟空此时能怎么办?一棍子打死肯定要得罪人了,只能顺水推舟做个人情:'领回去吧,好好管教!以后在玉帝面前多给我说点好话儿!'神仙们自知理亏,自然也卖个人情给悟空,一旦悟空有什么需要,就会积极地出手相助! 说情 是的,孙悟空与以前相比似乎变得'很无能'了,但不能不承认,他的能力实际上是越来越高,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运用'关系'!但是这种'活学活用',到底是一种进步呢还是退步? 进步还是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