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金色年华554 2020-02-02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陆逊传》注引《吴录》,时间是在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相关人物是刘备和陆逊。原文如下: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刘备闻魏军大出,书与逊云:“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听说曹魏出兵进攻东吴,便写信给陆逊表示:“曹魏大军已经快兵临到达江陵,我也将重新向东进军。将军认为有这样的可能吗?”陆逊回信表示:“您的军队刚刚兵败,连创伤都尚未恢复。与我们通使交好,这才是让你们得以休养生息的最好办法。如果您不打算这样做,非要集结那些残兵败将再来逞能,恐怕会全军覆没,那我军也就不可能退让,一定会与你们再度较量。”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陆逊在信中提到的“无所逃命”,意为自己不再退让。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中的“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夷陵之战以后。当时,刘备兵败夷陵,仓皇逃至白帝,东吴大军则在后面仅仅追赶。其先头部队李异和刘阿等人屯兵在距离不远的南山一带。有不少东吴将领认为应该毕其功于一役,向白帝发动进攻,将刘备彻底消灭。不过,陆逊并没有采纳这些建议。他认为曹魏很可能会利用东吴北部兵力空虚的机会发动进攻,因此下令主力回撤,使得白帝地区的紧张局势得到很大的缓解。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数月之后,曹军果然向东吴打动进攻。而此时的刘备却主动地跳了出来,写信给陆逊,表示自己将再度出兵配合曹军夹击东吴。对此,陆逊非常镇定。他非常清楚此时的刘备已经完全丧失了再度发动进攻的能力,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打打嘴仗,也就是想挽回兵败夷陵的面子。

刘备刚输掉一场战争,却又打起了嘴仗,结果再次被教训

故此,陆逊写了一封回信,一方面正告刘备不要忘记夷陵惨败的教训,用不着呈口舌之能,另一方面认为刘备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应当与东吴恢复联盟。显然,陆逊的话刘备是听进去了。没过多久,刘备便派出使者来到江东,展开了恢复孙刘联盟的破冰之旅。

参考书籍:《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