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大多不是农民?

 beck_guo 2020-02-02

考试之前最期待老师做的一件事就是“划重点”(少部分老师会说我讲过的都是重点,如果这样那就自求多福吧),对于历史的学习我想老师如果划重点的话应该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抗击匈奴、盛世唐朝等这样的内容。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我们最熟悉也不过是这些盛世和大一统的年代。

这几期的文章我会对那些非重点内容进行补课,将我的学习体会和各位读者分享。

最应该补的一段应该是晚唐到宋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都熟悉的历史年表是“唐宋元明清”,而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之低。今天这一期就从晚唐的农民起义说起。

关于唐朝的历史大部分人都止于安史之乱,而从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大概有150年的时间,整个唐王朝也就290年,占据了唐王朝的一半的时间。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藩镇之间的相互博弈和相互利用”,当他们之间的平衡无法维持的时候,唐王朝也就灭亡了,打破这个平衡的就是唐末的农民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最有名的是黄巢,黄巢已经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齐)。黄巢被现代人所熟知是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一句诗“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满城菊花和波涛汹涌的场面也会让人印象深刻。

黄巢作为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但是他自己却不是农民。黄巢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记载略有不同,但《资治通鉴》的记载获得了大部分史学家的认可,我们也已《资治通鉴》为准。如有不妥还各位方家指正。不同的史书对于黄巢的职业没有太大的差异,私盐走私犯。当时藩镇割据造成的税负很重,在盐税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老百姓买不起盐。黄巢家族有贩卖私盐的传统,在盐价飙升的时候也正是黄巢家族生意最为火爆的时候。可见黄巢家境殷实早已经脱离了农民的阶层。在《资治通鉴》中记载黄巢“屡举进士不第”,也说明黄巢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分子。

历史上像黄巢这样的有钱有文化的“非农民”农民起义领袖很多,事实上凡是成规模的农民起义领袖大部分也都是像黄巢这样的人,比如太平天国时期的洪秀全、冯云山。农民走投无路被逼造反的很多,但是要想有组织,成规模还是需要那些有文化有家底的人。有文化通文字才能组织更多的人,文字是人类大规模协作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能让人吃饱饭才有人跟你干,没有初期投资肯定是不行的。

黄巢起义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合作者叫王仙芝,王仙芝起事甚至要稍早于黄巢。王仙芝虽然也是私盐贩子,但是没有黄巢家道殷实,史书记载中王仙芝也没有读过书。如果划定成分的话,黄巢是富农,王仙芝应该是中农或者是贫农。理论上来说苦最大、仇最深的应该是王仙芝,王仙芝的革命性是要强于黄巢的。但是王仙芝却在起义的过程中变节了,王仙芝曾接受唐刺史裴渥的诱降,准备降唐。这一事件被黄巢得知,黄巢当面斥责他背信弃义,甚至有史书记载还把他打的头破血流。王仙芝才表面上勉强拒绝接受唐朝的官职。这也直接导致了黄、王二人分道扬镳,起义力量受到极大的挫折。说来也比较可笑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答应给他的官职叫做“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官职,就把这位“天补平均大将军”收买了。

作为王仙芝来讲,代表了大多数农民的心态,起义造反只是被逼无奈之举,如果能当上官,过上好日子,起义的目的就达到了。而黄巢起义的动机和目的则不同,他本身起义就不是因为吃不上饭,并且读过书,起义的目的早就已经脱离了生存的需求。如果按照马斯洛人需求的五个层次,王仙芝还在满足第一等和第二等的需求,而黄巢则是为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将农民起义进行到底的不是农民王仙芝,而是地主富农黄巢。

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运动,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但真正能推翻一个王朝的农民起义除了明朝朱元璋这样一个孤例之外再无其他。陈胜吴广声势浩大,但是最后推翻秦朝的还是贵族后代项羽;黄巾起义虽然讲汉朝江山摧残的千疮百孔,但是最后的胜利者仍然是司马家这样的贵族;再说黄巢虽然实现了他“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梦想,但最后还是被各方势力绞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