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官敬 防疫阻击战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基层乡村、社区干部作为“最后一米”的坚守人与砥砺者,走家串巷排查病患、测量体温、宣传知识等,其卖力进取的形象、尽责奔跑的精神感动了社会和群众。 是啊,防疫阻击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行动上与实践上见真章的。可以说,危急时刻基层干部没有退缩,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对得起“公仆”二字。家家户户做工作要求群众待在家里,自个却当“逆行者”。 诸如,宣传条幅、村大喇叭“硬核”,值守村头拦截可疑人员,村庄巡查、劝散聚会点等等。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饱涵了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危险挡在前头的无畏情怀,而这正是一份担当、一份信念。要知道,今日不同往日,囿于病毒的传染性,没有谁练就了金钟罩和铁布衫,完完全全仰仗的就是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精神。从全社会为基层干部点赞的声音中,能够读出其中的深沉与醇厚、敬仰与伟岸。 防疫是苦境的,付出与艰辛在所难免。从那些志愿入武汉的医疗人员、白衣天使身上也可咂摸到,基层干部的不易与顽抗,同样弥足珍贵。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防疫既是攻坚之战,也是术业之战。拿少数基层来说,如一窝蜂、扎堆上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还如填表格、报材料形式主义指令困扰,再如缺口罩、无防护“赤膊上阵”加剧疫情风险。 基层干部有劲、有志固然好,但志斗远远不如“智”斗有价值、有实质性作用。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涉及到的岗位分工、协调推进、科学研判,涉及到领导干部组织、管理、调配、疏导等能力。须强调一点,要求基层干部“智”斗,并非是让基层干部当“逃兵”,两者要严格区分开来。须知,基层防疫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唯有党群干群一条心、一股绳,方能守护乡村、社区的健康平安净土。 不得不提,在基层防疫中升华出来的形式主义倾向,挥发出来的“不专业”苗头,一面让社会感动不已,另一面也让公众揪心不少。感动于广大基层干部一心“疫火”奋斗,揪心担忧于其本身的健康与危机。如此复杂的情绪,不光滋生了舆情发酵的不良土壤,更为重要的是影响整个防疫链条的科学与理性,甚者极容易让基层成为“木桶效应”的短板区域。 还是那句老话,基层形式主义与上级官僚主义分不开。不少基层干部负担之重,又一次在防疫之战中反弹回潮,正是少数上级的瞎指挥与拍脑袋决策导致的。诸如,胡乱下任务、下命令,让基层重复填表、报材料,“排查一遍又一遍,填了一表又一表”;还如,少数领导为了在防疫中出政绩、表“干劲”,频发开会、加码发文、重复督查,毫无专业性与谨慎性可言;再如,有的上级动辄吹毛求疵,不放权、不给物,“连一个口罩、一瓶水都不发”,却把责任和压力甩锅。 《论语》里孔子有云,“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说,让没有接受训练的百姓去打仗,无疑让其白白送死。防疫之战,全社会都在尽力,也看到了合力。但专业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更重要,基层干部往往也来自于基层群众,其专业程度需要科学引导、理性匡正,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但没有给予精准的祛谬功能,反倒加重了疫情潜在的风险与危机,势必引起各地各部门重视。 |
|
来自: 点心丢丢宝贝儿 > 《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