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力红:对一线中医同仁的两点建议

 方坤若水 2020-02-03

随着疫情的蔓延,大批中医同仁终于能够亲赴一线,接手相应病区,相信这将会给疫情及诸多患者康复带来根本性的转变!向你们致敬!在此提出两点建议,供你们参考。



针药并用


据目前了解到的前后方资讯,无论是新型肺炎的防与治,大家的注意力基本都锁定在用药上,完全没有提到针刺的运用。《素问》的遗篇《刺法论》的主题就是讨论疫病的防与治,而对治的主要方法是针刺;《伤寒例》是仲景有关疫病的重要论述,其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针刺。

故而将针刺列入治疗常规,进而针药并举,对于提高当前疗效有可能会发挥助益。为此,同有三和基金会的中医同仁,愿意提供全力支持!



审慎把握支持疗法的度,控制液体入量


从目前得到的有限资讯,武汉一线的支持疗法中有可能存在液体入量偏大的现象。从一线公布的诸多患者的舌象看,大都有厚、腻、浊苔,此一舌象虽与感受湿浊相关,但亦不能排除由于入量超过人体气化能力所致的内生湿浊!

历来认为“保胃气,存津液”是《伤寒论》的两大法门,故 《伤寒例》对于把握液体的平衡异常重视。在没有发明静脉输液前,液体统统靠从口饮入,所以把握液体平衡要通过饮入量的控制来实现。

如《伤寒例》说:“凡得时气病(疫病一类),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

虽然,今天液体的摄入除口饮外,还可以方便地从静脉直接输入,但作为中医人应该明了,无论是饮入还是输入,皆需通过人体的气化方堪作用。而气化就必须通过“热”,通过人体的“阳气”,若摄入(饮入、输入)量超过了气化能力,其唯一的结果必然是“便更与人作病也”。

而这个作病的场所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肺,是脾,是肾,反映在舌苔上便有可能出现厚、腻、浊!

由于未能亲到一线,上述的建议亦未知妥否?但因关切心使然,故不揣浅陋,聊供一线同仁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