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私自滥用药物 很多人一见咳嗽,即去药店购买止嗽药,以求尽快治疗。市场上治疗咳嗽的中西成药可谓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以中成药为例,功效说明大多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流,但服药后,有些有效,有些却效果欠佳。为什么呢?其实这种情况既不是细菌感染,也不是病毒感染,是受了凉,属于风寒咳嗽。这个时候不去祛除寒邪而用上清热化痰之类的药物岂不是背道而驰?记得有个患者自己服用了一个月中成药咳嗽加重了,原因就在这里。 误区二:要尽快使用抗生素或输液 很多咳嗽是受凉所致,使用寒凉的抗生素只能是雪上加霜。还有些患者一看吃药不行了,那就输液吧,结果许多患患者打吊瓶,咳嗽边加重,有的甚至越用药,咳嗽越厉害。这时我们就应该思考,是否是治疗思路不对,而不是想是否应该使用更加高级的抗生素。 误区三:立即使用镇咳药 其实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咳嗽是人体希望排出病邪的自身反应,所以一开始是不应该强行止咳的,有些患者开始就用强力的止咳镇咳药或者用强力止咳中成药。这样的思路在我看来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医认为,过早地使用收涩药物,会把邪气敛住,留下病根。 误区四:开中药大处方 咳嗽患者多数很着急,结果开的方子很大,抗生素、中成药、三四十味药一张方子的中药,齐齐上阵,希望能快点好。其实,用药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全面越好。中西医结合固然好,有些时候单纯一个就可以搞定,何必多此一举浪费资源和金钱,还有损正气。 最近很多患者咨询我关于咳嗽的问题,发现很多进入用药误区,尤其是使用中成药上,经常是根据药店销售人员的推荐或者邻居大婶的经验用药,脱离了中成药用药的原则,没有临床中医师的辩证论治指导,自然就很难见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