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葵花药业(SZ002737)$ 为什么中医可以治感冒?中医既不知道病菌,也不知道病毒,为什么还能治...

 墨子语 2020-02-03
$葵花药业(SZ002737)$ 为什么中医可以治感冒?

中医既不知道病菌,也不知道病毒,为什么还能治感冒?这不科学啊!

我们举个例子吧。

你运动出了一身汗,然后就贪凉猛吹空调。不久,就觉得浑身发凉怕冷,后背肌肉僵硬不舒服,可能还有点发烧了。

这时候你去医院看病,验个血说不定白血球高了。这是有炎症啊,抗生素输液消炎吧。

或者,你也可以回家,喝一大碗热姜汤,盖上被子。一会儿忽然哗一下出汗了,人一下子舒服了,量量体温,烧也退了。

很多人有过这种体验吧?

那你说说,这个姜,它杀的是什么病毒病菌啊?

其实,这个姜不治病,治的是人。

西医一心想的就是杀病菌杀病毒,而中医想的不是治病,是治人。

上面这种情况,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寒邪束表,造成了人体的生理功能不正常,病邪乘机作乱。而本来正在出的汗被锁在肌肉了出不去,所以肌肉不舒服。

用一碗热姜汤,把汗腺打开,汗一出,人顿时就舒服了,病也好了。

有时候你喝姜汤也不管用,那我们有更专业的方子,叫:葛根汤。

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芍药6g、大枣3枚

两千年前的中医经典《伤寒论》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不出汗,怕吹风,项背强几几是因为有汗锁在肌肉里出不去,所以头颈后背肌肉很难受。葛根汤一喝,汗一出,病就好了。

那些说中医不科学,嚷嚷着要“废医存药”的,你说说这姜汤、葛根汤能杀什么病毒病菌啊?

离开了中医理论的指导,这些药能治什么病啊?

中医把人体生理功能不正常出现的问题叫症状,根据症状来治病叫对症治疗,分析症状产生的原因来开药叫辩证施治。

辩证法,就是从中医借用了辩证这个词,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伤寒论》如何治感冒

现在西医主导的卫生部不允许中医治疗传染病。要知道两千年前的《伤寒论》,初衷就是治传染病的,这是中医的强项。

下面我们具体讲解一下《伤寒论》治感冒的方法。

西医是见病不见人,中医是治人。治人首先要给人分类。

1、首先分两大类:阴阳。

阳,就是正气足的,这一类人的治疗原则是祛邪为主。

阴,就是正气虚的,这一类人的治疗原则是扶正为主。

西医恰恰是把这个战略问题搞反了。病越是重的人,他越是给你大量用重药猛药,理由是病重啊,不大量用药救不过来。所以你看,用药用的最狠的就是ICU,最后却往往是人财两空。

当年罗一笑是笑着进医院的,那时候,她什么症状都没有,只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血小板偏低。



为什么一个活蹦乱跳,没有任何症状的孩子,进了医院,不到三个月就成了“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病人不幸去世?《天使罗一笑:妈妈再生我一次!》


在《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时,诸葛亮说:“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得了重病,应该先保命,再考虑治病。如果不管人的死活,只盯着疾病下猛药重手,要想平安是很难的。《李咏治癌死于美国,连诸葛亮都要痛骂了》

你看看,古代写小说的人都这么明白治病的道理,现在的医生却不懂。

2、按病位分三大类:表,里,表里之间

表是体表。里,指的是从食道到胃肠肛门的空腔,其实是人体内部的表面。病邪在这两个部位,说明病还没有深入,是容易治的。

表里之间,就是病邪深入人体内部和脏腑了,这时候病就难治了。

阳性病在表,称太阳病,就用发汗的方法排毒;病在里,称阳明病,就用吐法、清法和下法排毒;病在表里之间,称少阳病,就要用和解、调理的方法。

阴性病在表,称少阴病,要扶阳解表;病在里,称太阴病,要扶阳温里;病在表里之间,就非常严重了,要回阳救逆。

3、《伤寒论》六大治法


病在表
体表
病在里
胃肠
表里之间脏腑
正气足为阳
祛邪
太阳病
解表发汗
桂枝汤/麻黄汤
阳明病
吐清下
瓜蒂散/白虎汤/承气汤
少阳病和解
柴胡汤
正气虚为阴
扶正
少阴病
附子汤
太阴病
四逆汤
厥阴病
回阳救逆

1、太阳病

感冒初起,发热恶寒。这时候正气不虚,气血充盈,所以脉是浮的。人的免疫系统工作机能亢进代谢增高,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产生大量代谢废物,需要从体表排出。

这时候如果有汗,用桂枝汤: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3个

桂枝汤还有14个变化,一共是15个方子,这里不细说了。

如果无汗,用麻黄汤: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6g 炙甘草3g

《伤寒论》里药物的用量,其实是上面的4倍多。不过讲究的是“中病即止,不必尽服”,下面所有的方子都是如此。比如麻黄汤,没出汗就要再喝,出汗了就停,以免大汗伤津。

葛根汤,用于去肌肤之水
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芍药6g、大枣3枚

大青龙汤,不出汗烦躁,表寒里热,痰是黄的
麻黄12g 桂枝6g 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生姜9g、大枣3枚

小青龙汤,心下有水汽,表寒里寒,痰是白的
麻黄10g 芍药10g 细辛3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桂枝10g 五味子3g 半夏10g

麻杏石甘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子,常用于在感冒中继发肺炎。
麻黄9g 杏仁9g 石膏24g 甘草6g

2、阳明病

阳明病是发热恶热,怕热喜欢凉。病邪造成胃肠不正常,积聚了代谢废物粪便等。

瓜蒂散是催吐的,略去。

白虎汤很重要,治壮热,治高烧非常灵。有些高烧需要补充津液,就像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没有了,不补水烧退不下来,所以加梗米生津。

白虎汤
石膏50g 知母18g 甘草6g 梗米9g

出了大汗,体虚的,可以加人参9g。

调渭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是泻下的,用大黄、芒硝等,具体不写了。

3、少阳病

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忽冷忽热、默默不欲食、恶心呕吐等等。

这里著名的小柴胡汤出场了:

柴胡30g 黄芩9g 人参9g 半夏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4个

可以治肝胆、脾胃各种疾病。柴胡汤有各种加减变化,可以治各种脏腑疾病。

上面就是太阳、阳明、少阳阶段的基本治法。

少阴、太阴、厥阴病这里就不讲了。可以说,西医要送进ICU抢救的病人,就是用三阴病的方子了,扶阳救逆、回阳救逆,急救,必须扶正,而不能再用伤人的方法,否则往往会人财两空。

著名的李可老中医就是用附子汤类急救的高手。有兴趣可以去看《伤寒论》原文,也推荐郭生白先生写的《伤寒六经求真》。

中医不是慢郎中。一副药退烧是常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