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的分类有很多种,有的从语言使用角度来分类,有的按致病因素来分类,有的从语言组成要素来分类。

语言发育迟缓的类型: 1、按语言使用角度分类 语言理解障碍 语言表达障碍 语言理解和表达混合性障碍 语言信息处理问题 语言韵律问题
2、按致病原因分类 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 1、开口说话迟 过了开口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讲话,以第一次说出有意义的词语为标准,普通儿童说话都在1.5岁左右,大部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2-3岁期间才开口讲话,有的甚至到4岁才开口说话。 2、语言发展慢或迟滞 开口说话后,比其他普通儿童发展慢或出现迟滞,这是与同龄儿童语言发展速度相比较后得出的相对概念。 3、语音不清 发音不准、吐字不清 4、只会单词交流不会句子表达 一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因口语表达能力低,或伴有发音异常,多用示范、手势、模仿作为代偿的交流方式。此类儿童2岁不会讲单词、3岁不会讲2个词的短句,与同龄儿童相比,3岁以后词汇量少、讲话过短、句子结构幼稚、语法错误多、常忽略开头和结尾。 5、虽然会说话,语言交流技能较低 由于原内容的贫乏,儿童往往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图,阻碍与他人之间的交流。 6、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低于同龄儿童 一部分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往往只能表达单一且固定的内容,有的儿童不会说话只能鹦鹉学舌,许多孩子到三四岁仍能只能说两三个字的短句,甚至五六岁才会说简短的、内容匮乏、不合语法的句子。 7、语言理解困难和听取指令困难 有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不能理解词义或者不会应词语表达意思。 由于有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大脑功能不全,理解分析、接受、记忆能力极度低下,有些儿童还合并有复杂的运动障碍和生理问题,因此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是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无论对何种病因所致的语言发育迟缓进行训练,都应该遵循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 语前训练 针对S-S法的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分类中A类儿童,这些儿童尚不能理解语言符号,行为范围狭窄而未确定。 阶段一、对外界刺激不能充分理解 1、注意力的训练 2、对事物的持续记忆训练 3、促动主动交往的训练 4、事物的操作训练 阶段二、已经意识到外界事物与人的存在,主要训练对日常生活事物的理解 1、事物的功能性操作训练 2、多个事物的辨别训练 手势符号训练 掌握手势符号对于儿童掌握语言符号及文字符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中度及重度语言发育迟缓、言语符号的理解和表达尚未掌握的儿童,或言语符号理解尚可但不能表达的儿童,需要进行手势符号的训练。 1、现状依存手势符号的训练 2、表示事物的手势符号训练 3、利用手势符号进行动词及短句训练 词汇训练 当儿童通过动作(手势符号)来理解事物时,则可以开始进行词汇训练。 1、名词训练 2、动词训练 3、形容词训练 句式训练 儿童语言中各类结果的词句出现词序大致分为:不完整句--简单句--复杂句,句式训练则按照以上顺序安排内容,以掌握语言理解和表达所需的必要语法知识。 1、简单句训练(两词句训练、三词句训练) 2、复杂句训练(可逆句训练、被动句训练) 表达训练 大多数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都能理解言语符号,但是其口语困难或口语很少,因此进行专专门的口语表达训练。 1、手势符号表达训练 2、口语表达 3、替代交流手段 文字训练 普通儿童的文字学习是在全面掌握口语的基础上在进行文字学习,但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学习存在困难,可以考虑在未掌握口语或未完全掌握的口语时开展文字符号的学习,将文字符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1、字形辨别的基础训练 2、文字的形义训练 3、文字的音形义训练 4、句子训训练 交流训练 1、亲子互动中的视线接触、表达需求的交流训练 2、操作反馈、角色交换的交流训练 3、使用言语符号的交流训练 家庭康复训练 1、家庭指导 不管自己多忙,都要随时有耐心的与儿童说话、 每天最好有固定的时间训练儿童说话、 教儿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不断拓展儿童的生活范围或经验,经常带儿童区各种公共场合 2、家庭环境调整 改善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给宝贝创造一个和谐、温暖健康的生活环境、 改善对儿童的教育方法、 帮助儿童改善交流环境和社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