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袁承志dtau70na 2020-02-03

黑龙江,世界最长的界江。大兴安岭,中国最北地区。当最长的界江遇上最北的地理,于是产生最纯的民俗。走进黑龙江大安岭,走进一段传统岁月的民俗体验。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每年冬天,黑龙江都会如期的封江,冰层将近2米左右,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成了这里的代言词汇。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这时候,水下的鱼儿正是最肥美的时候,沿着黑龙江,我们会不期而遇一些渔民,他们拿着简单的,一种被称为冰穿的尖形铁棍,上面镶嵌在木头中,再上方做两个把手,方便用力。这种工具就是用来穿破江面的厚厚冰层,简单实用。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人们首先在冰面上,穿破几个冰窟隆(当地称为冰眼),然后将网从一个冰眼。拉到另一个冰眼,最后将一张网横向撒在江中。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第二天,再将冻上一层薄冰的冰眼打开将渔网,拽出,这个人过程,当地人叫做遛网,于是大大小小的江鱼从水下跳到了江面。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桃源峰水电站是中国最北部的一座水电站,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62平方公里,总库容1.45亿立方米。也是冬捕的好去处。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一个夏、秋的丰沛营养。这时的鱼儿正是最肥美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下一些大眼的渔网进去,专门捕捉那些够个头的鱼。鲤鱼、花白鲢鱼、高白鲑,哲罗、细鳞鱼已形成年产10万斤的生产能力。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由于气候寒冷,就是一个天然的冰箱,刚刚捕上来的鱼很快就会挂上一层厚厚的冰,当地人就会带着冰把鱼带回家,放在仓房里保存,外面这层冰,起到了保鲜,防止鱼儿风干的作用。高手在民间,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这个冬季一路向北。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在没有任何污染的黑龙江里,捕最美的心情。

兴安民俗——中国最北冬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