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在几个月能独立坐着?坐的越早对脊柱发育影响就越大吗?

 王苗丹 2020-02-03

宝宝几个月能独立坐着?坐的越早,对宝宝脊柱的发育影响就越大。通常我们讲“宝宝三翻六坐”,也就是说孩子在6~8个月就可以独坐。因此来讲宝宝大动作的发展,是建立在骨骼和肌肉发育相对健康的条件下。

所以,宝宝先要练习抬头,然后是用肘或手支撑前半身,再下来是宝宝练习爬行和坐立,这都是有先后顺序的。而支撑宝宝这一切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宝宝的脊柱。

宝宝脊柱的基本发育规律是这样:

新生儿时期(产后28天内):宝宝的脊柱,是软的也是直的。所以新生儿阶段,宝宝能躺着就尽量少抱着,这样对宝宝的脊柱健康更好。

宝宝3个月时:宝宝在俯卧位时可以45度角抬头片刻,将宝宝抱起时宝宝头部能慢慢竖直。在宝宝抬头训练的过程中,颈椎就向前凸起,这是宝宝的第一个生理曲线,也就是颈曲。不过在宝宝1岁之内,颈曲的角度非常小。

宝宝6个月时:宝宝可以独立坐好,此时宝宝形成第二个生理曲线为胸曲,也就胸椎向后凸。并且此时扶着宝宝的两个前臂时,宝宝还可以站得很直,双手也能交换玩具了。

宝宝12个月前后:能够独立行走,能爬上椅子学会了爬楼梯,此时宝宝腰椎前凸,形成宝宝第三个生理曲线也就是腰曲。一直到宝宝即将上小学时,宝宝的脊椎才被周围的韧带固定下来。

所以说:宝宝1岁之间颈曲和胸曲的角度小,一般不用给宝宝枕枕头。宝宝4岁前后,可以使用5~8cm高的枕头;到宝宝6岁时可使用6~9cm的枕头,这样避免宝宝颈曲和胸曲提前形成。

多练习爬行,宝宝发育更健康:

有一句古话,叫做“还没有学会爬,就学会走路”,是用来形容这个人好高骛远。实际上这句话是非常有科学依据的,并且非常符合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

1、爬行能提高宝宝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

宝宝练习爬行是一个全身性的运动,宝宝头部抬高,胸部和腹部离地,由肢体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这样锻炼了宝宝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和四肢的肌肉力量,很好的促进了宝宝骨骼的生长发育。还为宝宝以后站立、走路、奔跑和跳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2、爬行促进宝宝智力发育

爬行练习,是宝宝大脑和小脑的互相配合动作,能促进宝宝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宝宝爬行训练时间长,前庭功能得到大量的刺激,宝宝的平衡感能力更强,感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以后的学习能力也更强。

所以过早学习走路的宝宝,通常更容易摔跤,长大之后也容易晕船晕车。另外,由于前庭觉的刺激不够,宝宝的观察力、专注力,感统协调能力包括手眼配合能力就发育差一些。比如宝宝学习写字时经常把字写反等。

3、爬行练习,能让宝宝运动神经更发达,探索能力也更强。人类属于脊椎动物,只不过属于高级脊椎动物。宝宝练习爬行,减轻了腰椎的负荷,心脏的位置降低,这样就促进了孩子全身性血液循环,尤其是大脑供血充足。骨骼更加强硬,宝宝的肌肉更有张力,宝宝运动能力更强。同时,宝宝自由爬行过程中,加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宝宝过早坐立,对脊柱发育不良

宝宝6个月之前脊柱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宝宝坐的时间越长,脊柱由于缺少肌肉和韧带的支撑就容易变形。比如说,宝宝可能会形成驼背、脊柱侧弯和畸形,并影响内脏器官的发育。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要遵循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让宝宝多练习爬行,不要怕地上脏,大不了多擦几次地面嘛;另外,让宝宝6个月之前少坐,也要尽量减少给宝宝把屎把尿;宝宝脊柱发育得好,将来宝宝身姿挺拔,个人形象,运动能力,智力水平都是大有好处的。

如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