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0到1岁时,还没有表达能力,所有的需求一般都会通过啼哭来表达。可是太过频繁的夜醒哭闹,也让妈妈很是揪心,宝宝睡不好会影响发育不说,妈妈也会身心疲惫。如何才能减少宝宝夜间哭闹,让他安睡整晚呢? 点击加载图片 一、宝宝哭闹是正常现象 0至1岁的宝宝还不会张口说话,宝宝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只能用哭闹来表达。也就是说,哭闹是宝宝独特的语言,因此妈妈需要学会读懂宝宝的“哭闹语言”,下面我们就来看下造成宝宝哭闹的原因。 点击加载图片 二、宝宝夜间哭闹的原因 1、排泄带来的不适感 正常情况下,0至1岁宝宝的排尿次数在15次左右,排便次数3至4次。如果宝宝在夜间排泄次数太多,纸尿裤又没有及时更换的话,宝宝一旦有不适感就会哭闹。 而纸尿裤作为宝宝整夜的贴身小伴侣,对宝宝的睡眠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像是太过臃肿厚重的纸裤,反而会让小家伙睡着不舒服。 所以妈咪在为孩子选择纸尿裤的时候,非但要足够的轻薄透气,吸收力也要足够强大。而且宝宝睡觉时可不老实,对于腰围的弹性和牢固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样才足以应对小家伙的折腾 2、饥饿感 0至1岁的宝宝发育快,一天要喂10次左右的奶粉或母乳,而宝宝的胃容量又比较小,因此宝宝是少吃多餐的,即便是夜间,宝宝也需要补充营养的。 当宝宝夜间哭闹的时候,妈妈首先要试探性的给宝宝喂奶,如果宝宝在吃奶中情绪逐渐变得平稳,那他就是肚子饿了。只要妈妈喂饱了,宝宝就能继续安稳的睡觉。 3、睡觉时受惊 0至1岁的宝宝容易受惊,是因为宝宝的感官功能在发育的过程中对外界很多声音和画面都有陌生感,如果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听到太嘈杂的声音,宝宝是很容易被惊醒的。睡觉时给宝贝使用防惊跳的包裹式睡袋,有助于安稳睡眠哦。 4、穿着不合理 家长都怕自家宝宝受凉生病,夜晚给宝宝用被子裹很严实。但宝宝身体新陈代谢快,本来就出汗多,如果夜晚盖得太厚,宝宝觉得闷热,睡觉时候易哭闹,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睡觉时的穿着,衣服要选择透气舒适的。 5、病理性不适感 小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差,一不小心就会生病,半夜生病发烧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如果发现宝宝夜里哭闹的厉害,妈妈也要观察宝宝是否生病了,看看宝宝身上有没有起红疹,是否是发烧或者肠胃问题引起的病理性不适。 点击加载图片 三、有效的安抚方式 1、及时满足宝宝需求 想要快速有效的安抚夜醒哭闹的宝宝,妈妈首先要知道满足宝宝的需求,如果宝宝是排泄了,及时患上纸尿裤是明智选择,如果宝宝饿了,及时给宝宝喂奶安抚;如果盖太厚出汗多,记得换上轻薄被子。 2、拥抱安慰 宝宝哭闹是不容易安抚的,有时候即便需求被满足了,哭闹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时候宝宝可能是情绪宣泄的哭闹,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拥抱性的安慰。宝宝感受到温暖的怀抱,情绪会逐渐变得和缓。 3、转移注意力 宝宝哭闹不睡觉的时候,妈妈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宝宝平时喜欢什么玩具,妈妈可以拿玩具来转移宝宝哭闹的自我情绪;除此之外,妈妈还可以用声音来哄睡宝宝,播放一段白噪音或者哼唱轻音乐都挺有效的。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宝宝在不会说话的时候,会用独特的“哭闹语言”和妈妈交流,妈妈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听懂了宝宝的“哭闹语言”,你会发现照顾宝宝也可以是一件挺轻松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