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WarOH协虎 2020-09-03

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注定了他一生不凡,但吸引大多数人的从来不是他的跌宕起伏的"三国影帝"人生,而是他为了所谓的"篡位"所付出的半个世纪的等待。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一直等到70岁,才冒险发动这场篡位行动?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等待之初——唯求生存

司马懿年少时虽有文名,但正值三国乱世,朝堂不平,司马懿也未主动追求仕途,即使曹操邀请也是婉拒,更不用说什么治国平天下,不过是靠着父辈的威名、家族的产业在家中过太平日子。

可在人才紧缺、曹操又求贤若渴的当口,司马懿也是逃不掉的。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如果说在他20出头时,曹操的地位不足以撼动他的出山,那么在数年后的公元208年,曹操正式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时,此时曹操便再也无法接受司马懿"风痹"的借口了,刚刚三十岁的人说自己痛风无法做官,谁会信呢?于是二话不说就将司马懿强行征召为文学掾。

只不过文学掾不是什么要紧的官职,曹操并未将司马懿太当回事,而此时司马懿为官更多的仅是出于自身生存、保全家族而考虑,而非是篡位之野心。但他也未曾想过,就这样一妥协,自己就要为那至高无上之位付出半个世纪的辛劳与等待。

等待之中——野心须等待

到底是何时,司马懿有了摆脱他人挟制、谋朝篡位的念头自然是不可考了,也许是曹操开始忌惮司马懿、有心除他之时;也许是曹丕正式登基后,伴君如伴虎的某一时刻;抑或是三代为臣,却仍不甘于此之时。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不管司马懿是何时有这样"大逆不道"的念头,他都必须为最后的大戏而等待。

那么,他到底是在等待什么呢?这个问题,也行在曹家身上也能找到答案。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对于曹操这样的枭雄同样如此,若想在乱世朝堂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博得参政大多数的支持,而在当时,这个参政大多数就是颍川士族。

颍川士族最具代表的是荀、陈、钟、韩四大家族,家族间以联姻巩固利益,家族成员虽不是能人辈出但在朝为官的绝不在少数,门生故吏更是遍及天下,可以说,就是有着这样人数众多、势力庞大的家族作为权力的后盾,曹操才能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壮举,曹丕才能以最平和的方式废帝自立,曹叡才能安稳治国。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在曹氏三代皆稳稳掌握政权不放、颍川士族又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的情况下,司马懿虽不是无计可施,但绝对不会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大到足以让他撼动整个朝堂的根基。因此司马懿需要等,也必须等,等到颍川士族不再是朝堂的中坚力量,抑或是颍川士族自愿支持司马懿。

而在颍川士族力量正值巅峰的当时,后者明显更易实现。

等待的结局——年近古稀终掌权

公元239年,曹叡英年早逝,年仅8岁的曹芳登基为帝,曹叡在遗诏中指明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辅佐幼帝。

此时已经经历了多场战争、逐步掌握军权、三代为臣的司马懿知道,他等待了近半个世纪的机会来了。但即便如此,为了确定颍川士族能否支持自己,他依旧选择再等一会。这一等,就又是十年。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到了公元249年,趁着少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共同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时,司马懿终于发动政变,火速掌握控制京都,在洛水浮桥上亲自向少帝细数曹爽的罪状,随后曹爽也主动归降认罪,史称"高平陵之变。"自此,司马懿正式成为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而高平陵事变之后,已经取得颍川士族支持又已掌握军权的司马懿,便着手实现自己多年来的"野心"——"篡位":先是清除政敌,即朝堂上与己政见不同的同僚,以及曹氏宗族中会阻挡自己掌权的少帝亲属。再就是架空皇室的权力,使得少帝每次遇到重大事项,都要先与司马懿进行商议,征得司马懿的同意。

如此专权无人阻挡,司马懿这场未改朝换代却已实际动摇曹魏朝堂根基的"篡位"可谓是成功之极,也似乎证明了司马懿这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待是正确的。

也变相地向我们证明,能熬到最后的,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在三国这个群雄博弈的时代,从黄巾祸乱,再到三家归晋,司马家最终的胜出,正得益于司马懿近半个世纪的操盘。

但其实,纵观整个三国时代,操盘整个时代格局的不仅仅是司马懿,还有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及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如若落到更细节上,还有刘关张开拓疆土的胆气,以及荀彧等谋士的谋略。这些汇聚起来,才组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

而在这些津津乐道的人物背后的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谋略、处世原则,都暗藏着一定的智慧。正如刘备想要取天下,他很清楚而一直争取的就是一个东西:民心;而鲁肃想让东吴立于不败之地,他则一直主张联刘抗曹,以至于后人评价,不少认为他在三国鼎立的操作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当然,往小了说,这些谋略以及英雄们背后的为人,个个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经典例子,供我们探究在复杂的社会之上应如何处事。例如,司马懿的故事告诉我们,起点差一点没关系,做好自己,让自己变强,熬到最后,绝对是赢家。当然,这里的“熬”不是熬夜,也不是熬命,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耐心等待时机。

在当代,我们经常会遇到自己不曾料到的难题,也时不时会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但在社交和工作中,我们不得不迎难而上,或许大多数情况能够迎刃而解,但有时回想起来,难免会觉得哪里处理得不太得当;而在工作规划上,有些计划看似非常完美,其实还有着我们看不到的纰缪,甚至深藏着下一步的机遇……

此时,“读三国”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学习之道——学谋略,古为今用;学为人,混迹社交。而读懂三国,就更能帮助我们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人情世故了。

对此,小编向大家推荐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课程:《透过易经论三国,让人生有所改变》。

为取代曹家,司马懿等到70岁究竟是怕什么?其实是因这群人的存在

这是由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主讲的课程,他透过易经去看三国,通过看三国去寻找经典中蕴藏的道理。讲法幽默风趣,适合各个阶层的学习者。大到事业与权谋,小到管理、为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更好的答案。

这个课程现在正在促销,86节课,原价199元,现在只要99元即可买到,几乎相当于1块钱买一节课,十分划算。99元放在现在也不过买两包好烟,如果平摊到未来三个月,也不过是每天多花了1块钱。且一经购买,即永久享有,自动保存在【我的】—【书架】里,每天抽空看一节,三个月后会发现自己更上了一个台阶。

如有兴趣,请点击下方横条试看、购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