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需要做哪些检查?会有哪些指标异常?

 北美健一图书馆 2020-02-03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随后从标本中分离出了此次肺炎的致病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
至目前为止,全国多个省市均有发病,已确诊上千例患者,疑似近2000例,死亡超过40例。
与此同时,医生对2019-nCoV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作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如果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医生会采取哪些检查?
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b )、白细胞(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在怀疑感染时,医生最主要关注的是血常规里的白细胞系,包含了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五种细胞。
其中,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最重要的成分,它能够吞噬杀菌,针对的主要是细菌。
因此,当发生细菌感染时,往往都伴随着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计数”和“比率”的增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非常严重的时候,物极必反,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的情况。
对于病毒,中性粒细胞作用有限,主要依靠淋巴细胞。它就像我们机体的特种部队,针对每一种病毒去训练一批特有的特种兵来消灭病毒。
图片来源:pixabay
当某种病毒第一次入侵时,因训练特种兵需要时间,故而第一次的抵抗需一定时间,但当该病毒第二次入侵时,机体可以识别并记忆出这群坏东西,并在短时间内召唤大批特种兵将其消灭。
因此,病毒感染时,血常规中发生变化的指标通常是淋巴细胞。
嗜酸/碱性粒细胞常与寄生虫和过敏相关。单核细胞变化则可能与传染病(结核、疟疾)、寄生虫病等有关。
凝血功能
该检查主要是用来明确机体的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查是患者入院常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五项。
在机体发生炎症时,D-二聚体会升高,而这个指标还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肺栓塞。
血生化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肝肾功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电解质等。
绝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肝脏或肾脏代谢,一些药物的确规定了肝肾功能不佳的患者禁用。因此,了解肝肾功能,有助于医生更好的选择药物。
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电解质等检查,不仅有助于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还能动态提示疾病的进展,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病情加重或是出现呼吸衰竭。
呼吸道标本病原体检测
病原体(导致疾病发生的细菌或病毒)检查,一方面是医生确诊疾病,同时还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最敏感的药物。
标本来源包括鼻拭子、咽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或支气管吸出物等。主要的检查包括:
1.病毒检查
对于怀疑感染的患者,医生除了要检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能还需要对其他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SARS-CoV和MERS-CoV)进行检查。
病毒检测方式包括:
抗体检测: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为抵抗特定病毒感染而产生的物质。抽血检查抗体,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有相应类型的病毒感染。
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在被特定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形成。如果在送检的标本中检测到抗原,说明已经感染病毒。
病毒培养:此项检查可检测可能引起感染的病毒。病毒培养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得出结果。
病毒 DNA 或 RNA 检测:在痰液标本等样本中,通过遗传学检查,寻找特定病毒的遗传物质(DNA 或 RNA)。也可以抽血,通过二代测序检查病毒的DNA或RNA。这种检查最为准确。
图片来源:pixabay
2.细菌检查
常用的包括细菌涂片和细菌培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与各类细菌引起的肺炎症状类似,这类检查有助于医生排除其他疾病。
3.真菌检查
临床上进行得不多。真菌是条件致病菌,真菌性肺炎通常见于免疫抑制(艾滋病患者、年老体弱长期住院等)人群。
影像学检查
目前所有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都出现了肺炎。因此,对于怀疑感染的患者,医生会要求进行胸片、胸部CT检查等检查。
胸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线检查),能快速、简便地筛查肺炎。不同病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在胸片中通常表现不同。
不过,胸片相对分辨率较低,一旦胸片发现问题,医生通常需要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更清晰地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图片来源:pixabay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有哪些指标异常?
大多数患者都出现了淋巴细胞减少
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可能在发病早期,就出现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随着疾病加重,血常规的淋巴细胞计数会出现进行性下降,并出现D-二聚体升高。
部分患者会有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
胸片及胸部CT显示肺炎征象
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胸片及胸部CT结果都有异常。常见的表现为双肺毛玻璃样混浊。
病原学检测明确为2019-nCoV
通过实时(RT)-PCR和二代测序实验室病原学检查,找到新型冠状病毒DNA或RNA,是确诊该病的根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