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所传不实,真正能和诸葛亮并称的人是他

 司莺菱鸾ndl0y0 2020-02-03

       三国的故事可谓精彩纷呈,其中也有一些流传的话语脍炙人口。比如,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出自哪里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却在三国迷朋友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执,许多人都表示非常赞同。那么,传说的这句话是否可靠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另外一些大家也非常熟悉的三国“流传语”。比如,“既生瑜,何生亮”;“三气周瑜”等等,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周瑜却是风度翩翩,羽扇纶巾,文武双全,胸怀宽广的英俊儒将。所以,有些脍炙人口的“流传语”并不一定真的符合历史,这点我们必须明确。而这里我们要说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笔者也是不赞同的。

       因为从历史上来看,两人不具有可比性,真正能和诸葛亮并肩的是曹魏的另外一位谋士。那么,为什么所传的这句话不符合真实历史呢?能和诸葛亮并肩的人物又是谁呢?笔者在下面将逐一解答。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为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不符合史实。想要说清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两人的专长领域出发。郭嘉曾经是袁绍的手下,但是觉得袁绍难成气候,自己的才能抱负不能得到施展,就毅然果断地离开了袁绍。直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好友荀彧的推荐下,他成了曹操麾下的谋臣。两人相见恨晚,曹操感慨,能帮自己成就大事的人就是郭嘉了。郭嘉也激动地说,自己终于找到真正的主公了。

       郭嘉到了曹营以后,主要是在军事上为曹操出谋划策,在政务处理上很少干预。在曹操攻打袁绍时,他提出了“十胜十败”论,虽是战前动员的宣传言论,算不上什么军事战略思想,且有吹捧奉承曹操之嫌,但却大大鼓舞了曹军士气,使最后曹操成功战胜了袁绍,也可见郭嘉的军事战略眼光非同一般。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这是曹操攻打吕布的故事,吕布固守,曹操无奈,准备返回,但是郭嘉却主张攻打,果然,最后擒得吕布。另外,在曹操和袁绍决战时,孙策忽然出兵,曹操怕被偷袭,而郭嘉却断定孙策有勇无谋,必不长远。果然,孙策在途中被人刺杀。从郭嘉对曹魏的贡献来看,郭嘉主要是对外军事作战上能够屡出奇谋,但只是参谋型人才,而不是指挥型人才,是曹操战略上的首席军师,而不是战术上的军师,与蜀汉的诸葛亮、庞统、法正是不可以并肩的。


       至于诸葛亮,一生当中,不仅南擒孟获,战绩斐然,而且北伐中原于卤城战役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弱克强,一举大破了司马懿统御的曹魏中央军精锐师团,虽因李严在朝中掣肘而未能扩大战果,但军事功绩仍很卓著。因此,诸葛亮最主要的擅长领域其实并不只是对内政务处理和具体的军事部署上,在对外军事作战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战术。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认为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的人物,但对于“应变将略”,则认为“非其所长”。也就是说,他认约诸葛亮更擅长外交和政务处理,如果让他做军事部署,他更擅长具体的分配和安排,在应对突发作战变化方面,并不是他所擅长的。此等评价实际上是为了避尊者司马懿之讳、故意放大诸葛亮的失误而作出的不负历史责任的评价。

       有人说,从诸葛亮北伐的结果来看,虽然也有一些小的成功,但总得说来,没有太大的成就,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让人感慨。还说什么诸葛亮和魏延在子午谷奇谋上的不同意见,说明了诸葛亮在军事作战上更加保守,如果是庞统和法正还在,或许就会采用了魏延的做法,就更是无知者无畏、纯粹视敌手为弱智的军事冒险主义者的说法了。

        既然郭嘉只擅长战略领域,而诸葛亮不仅擅长战略领域,而且擅长战术领域,就显然不应该作为并肩人物进行比较,那么真正应该和诸葛亮并肩的人物是谁呢?笔者认为,曹魏的荀彧,才是能和诸葛亮并肩的人。

       前面我们提到过荀彧,是他,将郭嘉引荐给了曹操。为什么说荀彧和诸葛亮相似呢?我们从荀彧的平生功绩和擅长领域进行探讨。荀彧,为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军事蓝图,好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后期,当曹操麾下有了其它谋臣,荀彧被安排在朝堂,身份是尚书令,在曹操在外打仗期间,他管理着后方。其实,就类似刘备带着法正、庞统攻取益州,留守诸葛亮在蜀中“足食足兵”。

       荀彧对于曹魏的贡献和也是能和蜀汉的诸葛亮并肩的。荀彧为曹操引进众多人才,同时在对外作战具体战略部署上,有时候曹操拿不定主意,也会写信咨询荀彧。可以说,荀彧和诸葛亮的擅长领域和贡献功绩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

        如果说,真要找一个人和诸葛亮相比的话,那这个人只能是荀彧,而不应该是郭嘉,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